在刚刚结束的企业家论坛深圳高峰会上,一群特殊的年轻嘉宾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们是入围央视“赢在中国”108将中的25名创业精英。在论坛中,他们的项目和创意引起不少企业家、投资银行的关注。
近年来,“赢在中国”、“期货演习”等鼓励个人创业的活动日渐增多,从而大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的激情。这次选手们来到深圳,大家感兴趣的并不是谁输谁赢,而是比赛给我们带来另一种启示。那就是,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创业比赛的形式,在分配创新及科技基金时也能做到公开公正,让创新基金的发放更加透明化。
长期以来,创业者和资本一直都在互相寻找,在新经济时代,两者的结合显得更为迫切。而创业比赛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层层公正评选,使有前途的创业团队脱颖而出,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创意和资本结成最好的姻缘。
作为创业活动的重要支持者,政府部门一般都设有鼓励创业活动的专项基金。各种名目的创业及科技扶持基金体现了政府对创业活动的重视,但一些地方程序的不透明让政府支持无法落到实处。由于申请、审批环节的繁杂,让很多创业者摸不着头脑。
于是所谓“基金掮客”应运而生,他们利用对审批流程的熟悉、相关部门的人脉资源帮助企业获得扶持基金。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利用为企业准备基金项目申报材料的过程,以不正当手段谋取高额回扣。这种灰色交易,必然导致创业基金的流失。而且操作的不规范很容易导致创业基金名不符实,如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经常能得到创业基金,而真正的创业者却被拒之门外。
要改变这种状况,透明化是最好的办法。政府部门可以向创业比赛取取经:申请条件尽可能细化、评选过程更加公开,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结果公示。一个公平的比赛,胜利者必然经得起考验。政府部门只要把创业基金“获奖者”的“得奖理由”向公众公开,大家自然能看到过程是否公平,对自己能否达到相应水平也是个参照。另外,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投放效果回访制”,考察企业是否把创业基金“物尽其用”,这也是衡量政府所发放基金效果的重要指标。在评选透明化方面,“赢在中国”是一个范本,它的成功让我们思考,政府部门的创业基金能否有新的突破,通过大众传媒把评选过程全部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赢在中国”的“108将”无疑是一群幸运儿,因为他们生在今天这个创业的黄金时代。
但是,我们要实现创意中国、创意深圳,仅有一个“赢在中国”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更多的“108将”源源不断涌现,政府部门必须在政策、制度层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在这方面,政府需要改进的环节还有很多,把创业基金发放透明化是一个重要进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