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从上周五拉开帷幕的征信宣传月活动中获悉,2006年5月,全市各商业银行共查询个人信用报告856500笔,通过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而拒绝贷款的案例约占到申请总数的10%。 央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起,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全国联网运行,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均可查询授权人的个人信用报告。上半年,上海收录信用卡数约700万户,授信总额约600亿元,余额约60亿元。个人贷款约160万户,授信总额约4200亿元,余额约3000亿元。16家商业银行2000多个查询终端平均每天查询4万笔,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 该负责人提醒,良好的信用记录如同“信誉抵押品”,可帮助个人获得银行贷款,在贷款规模、期限和利率上获得一定的灵活性和优惠。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推进,个人信用报告还将记载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障信息、水电燃等公共事业费用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 据悉,央行正组织建立无贷款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为扩大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