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撒腿跑,不输千里马
一旦骆驼成为细分市场领导者,有足够的人才积累和管理沉淀,就会无一例外地“快”起来。这时它们要比那些起跑阶段拿钱的悍马更彪悍,更凶猛
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赵小兵说:“就没有不差钱的企业。”言下之意,不是骆驼企业不需要钱,而是没有花好钱的体质。一头是拿钱办坏事,另一头是不拿钱做小事,当然是选后者,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骆驼自己也认。
海底捞的老板亲口说:不是我不想拿VC,而是拿了VC要新开店,我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经理。华兴投资的包凡说得更绝对:眼下的餐饮连锁拿VC都属于瞎掰,因为毛利高不缺钱,人才和管理才是瓶颈。孙德良的意思也差不多:早年不拿钱是没有花好钱的能力。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你花钱的能力够了,怎么办?
骆驼公司的前期发展都偏慢,但慢不是目的,做强体质才是目的。而一旦成为细分市场领导者,有足够人才积累和管理沉淀,它们就会无一例外的“快”起来,而“快”起来的标志,就是Cye.com.cn引入PE或者上市,这是为下一阶段冲刺准备粮草。一到这个时候,这些“冲刺阶段拿钱的骆驼”要比那些“起跑阶段拿钱的悍马”更彪悍,更凶猛,这就叫“后发制人”。
为什么?
第一,它们股权仍然非常集中,基本全部握在一到两个核心创始人手里。这样,他们稀释股份融资的空间就会大很多。相比一开始就融资的企业,因为企业小没有话语权,所以让渡的股份比例大。经过两三轮融资后,创始人已经沦为“董事会里的少数派”,甚至“打工者”,他们已经不能掌控公司的发展,比如张朝阳就受过这种罪,更甚至被投资者绑架。例子随便说几个:蒙牛的牛根生,新浪的王志东,8848的王峻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