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互联网最让纸媒头痛和反感的就是“免费阅读”。门户网站用免费阅读聚拢起人气,获得了广告。他们与纸媒的合作,是买断转载权,而广告收益与纸媒无关。据说新浪买断南方一家大报的内容,一年只付出区区100万元。与此同时,更有诸多网站在无偿挪用纸媒的内容。 “与我们合作的报刊中,80%以上都表示要对读者收费。”杨明秋说,蜘蛛网数字报刊的定价权在纸媒。有媒体称“移动版”将与纸媒同价,但更多的是5折到6折。 但终结免费阅读,这事不那么简单。一家杂志告诉记者,开始会有免费试读,但免费多久,他很犹豫:“随大流吧。” 摸着石头过河 随着去年谷歌安卓系统和苹果iPad的风行,在移动互联网上阅读似乎大有加速发展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说,目前,在苹果软件商店上发布“移动版”的国内主流报刊已超百种,今年预计会有更多“入列”。在国外,由传媒大亨默多克投入数千万美元打造的首张只在iPad出版发行的报纸《TheDaily》已经面世。 同时,终端市场日趋成熟。前不久闭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大展CES上,风头最劲的正是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总计有近百种新品发布,这为2011年的数码消费定下了基调。据记者观察,目前平板电脑的均价正快速下降,甚至已有售价不到500元的谷歌系统平板电脑问世。 更重要的是消费群体的壮大:80后、90后正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体,他们对纸质阅读的依赖性较低,将是数字报刊的主流受众。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看好“移动版”报刊,他认为,数字平台能帮助纸媒拓展覆盖面和影响力。但他同时表示,蜘蛛网不仅要创新商业模式,而且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应该积极推广高尚、正直、主流的内容,营造向上向善的风气。 这实际上说的是监管问题。李易指出,已发现部分iPad版本报刊与其纸媒版本的内容不完全一样,这给主管部门出了新的课题。 其实,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