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arly:本地移动购物到您家
Zaarly是我们榜单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创立于本年度的公司之一。它创建于2011年5月,自身定位介于Craigslist的待售专区和在线拍卖行之间。使用者需要注册一个Zaarly账户,发布你想要买的东西,愿意付多少钱,然后就可以坐等大家出价了。特别之处在于,你可以对想要的商品设定时限,还有你愿意跑多远提货。这给整个移动Cye本地购物的体验加入了更即时的元素。Zaarly不只把你的要求发布于他们的网站和移动平台,还共享在公司的Facebook和Twitter页面上。如果很多人出价以后,买家满意,他就可以选择一个卖家,或者现金支付,或者使用Zaarly的整合支付系统付款。
Ebay是完全基于出价的,但是Zaarly更像一个本地商务的协调者。Zaarly用户可以不只是买卖物品。他们可以发布需要完成的一些事务,或者说需要别人为他们做的一些事情。可以是“运送一支蜡烛”,或者“寻找一个独立音乐人让我自己找回酷酷的感觉”。公司募集了1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投资人有Ashton Kutcher、Ron Conway、Paul Buchheit和芝加哥的 Lightbank,这家机构也注资Groupon。在10月末, 公司又融资1410万美元,投资来自Kleiner Perkins还有Sands 投资公司等多家机构。
BankSimple终于开张了,改了个平凡的名字叫Simple
网络化银行bankSimple曾宣布在2010年开始运营,但是一直等到接近2011年中期,才把他们的网络应用推向世界。BankSimple的概念很简单:创建一个网络化的银行,让用户可以用移动应用给支票拍照来完成存款。在任何一台提款机上提款都不需缴纳恶心的手续费。基于你提供的个人数据,你将收到推荐信息和增值服务。
尽管BankSimple的“地点随机”感觉很棒,但是在“占领华尔街”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开始回归本地信用社,因此把所有钱放到云里面的概念不那么吸引人了。服务最终于9月底开始运营,但是有人对安全问题还有客户资料被出卖的潜在风险疑虑重重。11月份,BankSimple重定名为Simple正式开业。实际上它不是个银行,但是它的确和FDIC保障的银行合作,那些银行处理的可是真金白银。
Path:如果你真不想上Facebook
在2010年的倒数第二个月,前Facebook平台主管Dave Morin,Napster的创始人之一Shawn Fanning还有不少明星投资人共同建立了Path.com。 这个社交网络和规模、受欢迎程度或社会地位都无关。朋友列表都很小,很私人。当有人看了你贴的一张照片,Path会马上通知你。它本质上是你生命的一个“历程”,这其实就是Facebook的Timeline想要做到Cye的。但是在Path上,一切都很简约。公司声称他们的应用帮助你“和你所爱的人们分享生命”,记录你的人生,带你踏上心灵之旅。
Jon Mitchell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很睿智,叫做《Path,Timeline和自我膜拜》。在文中他说,Path与Facebook的Timeline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Path是封闭的,尽管你可以选则同步到Facebook或者Twitter。有人说Facebook就应该变成Path的样子,这个空间里应该都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是数以千计的、只见过一两次的Facebook朋友。在社交网络泛滥的今日,Path是不是可以给你的网络社会生活带来平衡呢?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