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营销的一种手段,饥饿营销如今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在这方面,苹果公司可算作是小米科技的前辈,iPhone与iPad系列的每一次新品发布与上市都是一个话题,中国黄牛的大打出手与北京、上海多家门店被挤破的新闻,已经使得苹果产品大有发展到有钱都买不到的疯狂境地。
另一个最新的例子恐怕更生动而容易理解,这就是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这部被称作剑指奥斯卡的野心之作,保密工作一直做得非常出色,女主角玉墨的扮演者不仅是个此前从未在影视作品上露过脸的新人,而且直到影片上映前的最后一刻,才在观众面前现身,吊足了观众胃口。
小米手机的“饥饿心经”
虽然在2011年9月中旬就开放预定,但是直至12月18日,小米手机才开始面向普通消费者直接销售,而且每人限购两台。通过笔者一位朋友的亲身体验,笔者得知,在实际开放购买时间之后的大约1个小时内,除间或正常的几分钟之外,小米手机官网几近瘫痪。而在开放购买3小时后,小米手机就发布公告称:“12月在线销售10万库存已售罄。下一轮开放购买,请关注小米论坛和官方微博的通知。”这一消息实在令消费者无所适从。昨日第二波开售的小米手机又是同样的手法。
就在直接售卖之前,小米曾经发出过一个公告,公告中称:“首批成功预定小米手机的用户将根据排位顺序支付,完成支付-发货-收货流程。由于首批预定人数过多,预计前10万名用户将在10月份收到小米手机,排名10万至20万的用户则需要等待至11月,20万以后的用户则可能要在12月份才能得到小米手机。30万部的发货完成后将会提供正常的零售,无需排队。”这已经使很多人开始质疑,如果小米手不是在饥饿营销的话,就是小米手机的产能出现了问题,后者是最使人担忧的。而开放购买3小时后,10万库存就全部售罄,这一消息无疑使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开始为人所诟病。
为此,小米科技官方给出的回复是,因为泰国水灾导致部分IT产品供货紧张,小米手机因有零部件在泰国生产也受此影响,被判停止发货。然而,这样的回答不仅没有减低人们对于小米手机的质疑,反而更添几分欲盖弥彰的色彩,坐实了饥饿营销。
有人认为,雷军之所以对小米手机实行饥饿营销,最重要的还是因其没有自主核心技术。正是因为小米手机的核心部件(CPU、内存、屏幕等)都是靠对外采购,所以小米手机的成本也难以降低多少。但是既然已经打出了价格战术,那么小米手机便只能靠拖延时间来缓和成本,而且饥饿营销还可以迅速成功打响品牌知名度。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卖早点的商家想让你多买他两个馒头,必然会先断粮馒头出售一个礼拜,让你心里抓挠似的想它,然后饿虎扑食。
但是,不得不说,饥饿营销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用不好则反而会降低品牌信誉。
饥饿营销要适度
张艺谋的饥饿营销是成功的,人们对《金陵十三钗》投注了如此之多的关注度,很难说没有之前宣传造势的原因。然而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现在一不留神很可能就会滑向负面评价的深渊。
不同于张艺谋所打造的影片是精神产品,小米手机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而且是生活中必需的物质产品。因此这就要求小米手机无论从质量上还是品牌口碑上都要有所保证,毕竟电影看完了就完了,而手机还要常用。
如果说雷军此前并没有传统手机生产、销售经验,这让人有些对小米手机的质量担忧的话,那么小米手机的过度饥饿营销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品牌形象打折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科技的某些行为已经开始让消费者认为其存在着欺诈的嫌疑。对于一路走来炒作不断、争议不断的小米手机来说,也许比起饥饿营销,更重要的是苦练内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