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源于财报压力
据当当网2011年财报:2010年当当网图书及音像制品、百货产品、其他营收(开放平台、广告等)分别占总营收81.7%、17.2%、1.1%;2011年分别占比67.9%、30.2%、19%。可见,去年当当网在日用百货品类、开放平台的急速扩张。
而自2009年到2011年,当当网成本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7.5%、77.8%、86.2%。当当网主要支出是商品采购成本、物流费用、市场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其中前CYE两项为最大开支。“2011年,当当网成本大增,原因是加大了对百货产品的投入。”i美股资深分析师李妍认为。
“B2C通过自营进行新品类扩张时,采购成本、广告成本、初期运营成本都会高出不少,需经过以年为计的周期才能逐步盈利。”上述电商高管说。
而当当网财报显示,由于成本增速过快,2011年其净亏2.28亿元。2010年,当当网净利润为3080万元。这样的财务数据让资本市场失望,并调低对其的“买入”评级。
“当当上市后,资本市场会对增长与利润有要求。当当网也没有那么强的资金实力,持续几年维持高增长、高亏损的运营。而一直亏损的财务状况,让其增发融资相当不划算。”负责TMT行业投资的基金合伙人告诉记者,选择开放平台、做运营是当下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比自有品类需要投入大量采购与管理成本,开放平台的成本投入则要少很多。
一位TMT行业的投资人士认为,当当入驻天猫、承接QQ网购图书业务,也都是发挥自己优势,在减少成本下,扩大规模。
开放平台的忧患
贾鹏雷认为,快速的品类扩张在削弱当当网原有实力。“当当网能在低客单价的图书类别占整体营收80%至90%时实现盈利,表明它在图书品类上的运营能力、物流掌控能力不可小视。但后来进入的日用百货、服鞋等品类,由于没琢磨透,使边际成本没有递减,亦未摊薄总体成本。”
这实际上是电商扩张的边界问题。规模经济的基础是边际成本递减,而一旦边际成本不变,就到了扩张边界。对此,前文电商高管认为,“如果B2C品类自营,基于供应链特点,扩张有边界。而如果选择开放平台、不代发货,对供应链要求会低一些,扩张边界会宽泛。”
“在每个品类,肯定存在选择入库或不入库的商家,平台商应来者不拒。这意味,拥有开放平台的电商都需要拥有各个品类的供应链管理。但目前,没有一个平台商可对其拥有的品类了如指掌。”贾鹏雷认为,“这个角度说,开放平台的扩张也有边界。”
此外,上述电商高管也有担忧,当当网可以去邀请商家入驻,不过由于当当以图书起家,图书用户多属价格敏感型。“当当网的服装客单价在100元至150元间,这一区间多是淘品牌、传统品牌的3折至5折价格区间。这意味着,传统供货商在当当上的新款卖不出量,只是一个甩尾货的地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