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电商的未来是非标加品牌
陈年最终把凡客定位为一个品牌,品牌的意义除了区分和溢价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非标准。凡客算是垂直电商中供应链掌控最好的,从生产到物流都自建了体系,尽管如风达现在基本被裁掉了。所以,凡客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凡客的做法也最符合垂直电商应该有的做法。问题只是,这个类目带来的瓶颈无法突破,而不能高增长对于电商来说就是死亡,靠那点可怜的毛利率,想把投资人投的钱赚回来不知道要等猴年马月。而增长速度的不济,则失去了高科技股上市的最起码前提—-成长速度和空间巨大。
京东ceo刘强东说“标准化产品的垂直电商无法长期生存,要么卖掉要么死掉!而非标准个性化电商可以长期生存发展”这个话一半是实话,另一半则偏乐观。电商长期生存发展的前提目前看就是投资人的输血和高速成长,慢下来就是死。而另一种不从投资切入,而从行业切入的电商,却有一点柳暗花明的意思,比如家具类的电商曲美、装修类的电商齐家网以及O2O二维码服务提供商上海翼码等,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几十亿的营业额,几乎看不到类似其他电商的那种压力。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CYE电商体系建设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技术服务的深刻理解,也许在技术、资本运营上不是特别的出类拔萃,但靠扎实的行业运营树立了一个行业壁垒,让竞争对手很难切入。而另一个好消息则是,这种产品的毛利率很高,比起一般电商,日子过得好很多。
从这个角度而言,目前似乎已经尘埃落定的电商市场,巨头就是那么几家,其他的机会还是在于非标品,而在非标品中做出品牌,则有可能达到电商成功的彼岸,那就是盈利,活的不错,而不是亏着上市去改变世界。
不过非标品的运营是一个苦功夫,和传统的电商打法融资买流量增长再融资有很大不同,后者可能懂技术互联网就可以了,而前者则要深刻的理解行业。这里的一个门槛就是,深刻理解行业的专家如何能再深刻理解互联网。从这个角度而言,互联网对于他们只是一个工具,行业的本质不变,只是销售工具进行了提升,这也让这些领域的电商卖家根基稳健,经得起风浪。
当然,非标品也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就是顾客的认知度信任度建立门槛比较高,流量和转化率的问题会更大一些,因为客户无法比较,所以下单购买的顾虑就会更多,对于品牌建设的需求就更为强烈。而标准品的竞争则相对简单,漂亮的页面便宜的价格高速的快递。而服饰、化妆品之类则属于半非标,既有个性的内容在里面,又有通用的类目和广泛存在的竞品,品牌营销也就更为重要。
剩下的都是英雄
当然,在可以预见的最近一两年,经济的萧条都不可避免,而这种萧条情况下电商的困难也非常之多,像开头说的那样,幸存者的增长往往是来源于倒下者的贡献,市场的自然增长恐怕还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垂直电商就更加的困难,以前是人才就可以活下来,现在恐怕要是天才了。
当然,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剩下真正的英雄,如何从自己擅长的行业切入借助互联网工具建立垂直品牌是一个重中之重,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上市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但赚钱的人会越来越多,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现在苦苦支撑的垂直电商如果有好的机会还是寻求并购更理智一点,因为原来期望的春天,是真的不会来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