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省出的效率
主人公:徐东华 张丽莉
感悟:“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就没有什么资源了。环保就是现在最大的时尚,这比买名牌包包还要时尚”。
相比前文提到两位主人公的精打细算,这对夫妇的“养钱”效率之道,竟缘于女主人的环保意识!
“男人在外边闯荡,家里的琐碎事情当然是我做主了,我这样的环保主义者潜移默化之间已经成功的把婚前大手大脚的老公打造成了一个具备节俭、环保双重美德的人新好男人”,张丽莉对于她的这番“成果”很是骄傲。
结婚之后第一次在家里招待朋友,老公就发现家里没有一次性纸杯,老婆告诉他,一次性纸杯不环保,家里已经准备了很多洗得干干净净的精美玻璃杯待客;搬了新家装修房子,老公很喜欢那种玻璃质地一体成型的洗脸池,结果被老婆制止,因为老婆告诉他,这样的台面会让水直接流走;两个人第一次逛超市,老婆就拒绝了收银员提供的塑料(6700,-265.00,-3.80%,吧)袋,而是从包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环保购物袋;而老公收到的第一个礼物,就是一双银质的筷子,因为老婆告诉他,外面的一次性筷子不仅要收费,还很不环保。
在外人看来很节俭的张丽莉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一名病房护士,老公徐东华在一家跨国公司任职,两个人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而张丽莉则觉得 “因为环保而节俭,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也很乐意享受这个节俭的称号”。
他们家中很少同时亮起两盏以上的灯,而且全部使用节能灯泡;充电器上的小红灯虽然不起眼,但是当家中没人时还是要关掉;冰箱放在比较阴暗的地方,因为这样比较节能,每次开冰箱时候都要想想还有什么是可以一起拿出来的,为的是少开几次冰箱;洗澡之前放的水都要用盆收集起来,可以用来擦洗桌面冲马桶……这样让他们成了邻居中的节能冠军,水和电都要比别人省的多。
环保也为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正是这些乐趣才使得环保得以坚持到底。比如家中的旧报纸,每到月底就会打包卖到废品收购点,额外的一点小小收入让两个人很是开心,每次都要捆的结结实实。然后还要和收购点的“不公平秤”讨价还价,多争取的一两块钱不是目的,讨价还价中找乐子才是,甚至为了让废旧报纸多卖些价钱,老公还曾经动过给废报纸注水的念头,结果被老婆及时制止。每每回想起这件事两人总能开心的笑起来,月复一月的卖旧报纸就成了惯例,没有一张报纸被浪费掉。而两个人在外面吃饭时,也从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都用自己自带的银质便携筷,然后把喝完的饮料瓶子带回家,攒到月底卖给废品收购点,有时候还要算算账自我安慰:“一顿饭50元,一个瓶子0.5元,相当于打了一个9.9折”。老婆喜欢购物,每次见到好看的环保购物袋都会订购一个,平时研究一下有关环保的知识,居然也成了别人装修房子时候的“环保顾问”,经常给别人传授诸如“选用的木地板可以切一小片放到水里煮一煮闻闻有无异味”等等小窍门。
张丽莉这种细致入微的环保意识,不仅为家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更将两人的收入实实在在的“养”了起来。比如,老公一直念叨着想买一辆车,张丽莉笑嘻嘻的递给他一张公交卡:“为了环保,还是绿色出行吧”。在张丽莉的眼中,开车不仅不环保,而且车更是一种纯粹的消费品,对于目前两人的工作性质而言,在北京这样拥堵的交通环境下,车并不能带来更大便利!结果省下的买车前,两人用于买房投资。如今一年多下来,房子增值的收入早已超过当初想买的那辆车的价钱了!
节俭的3个锦囊妙计
文/郑莎
“兜里有了钱,你不但变得聪明、英俊,连唱歌也让人听得舒服。”这句犹太谚语虽不免夸张,不过却多少反映了现实人们对财富的认同感。而当我们向往财富,却不得而至时,节省则成为最有效的途径。在当下这个投资机会不断涌现的时代,节省的资金则有机会在理财 (资讯,论坛,产品) 投资中发挥最大“钱生钱”效率,诚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英国谚语“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当然,在当下这个经济发展空间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所提倡的节省不是简单的“省”,毕竟节省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金钱效率,而不断提高金钱效率的终极目标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让自己和家人更加安稳舒适。如果为了一趟出租车费、一顿饭钱,甚至一杯咖啡,都要精打细算、心机用尽的话,似乎背离了理财 (资讯,论坛,产品) 的初衷。那么,怎样的节俭生活才能在不降低生活水准的前提下,让钱变得更加有效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