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以前在厂里的工作很稳定,突然一下子从一种安逸的状态转入到了社会激流之中,下岗初期的老于还真是不适应。2000年下岗后,老于在家里只呆了一个礼拜。“下岗了,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赶紧找个干的,要不一家老小怎么办!”可40岁的老于没多少人想用,一来是年纪大了,观念跟不上;二来是社会上的就业情况本来就不太乐观,找一个合适的职业更是难上加难。老于看找工作不容易,还不如自己干。听似盲目,老于却是下了一番苦心。在投资项目前,老于先做了市场调查,发现自己想投资的这个服装品牌在太原还没有总代理,有很大市场开发潜力,项目合适后,老于又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自己以前在厂里干的主要是管理,在经营的管理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筹集好资金后,老于的服装店在太原一家大型超市附近开张了。 可让老于没想到的是,店是开了,可客人却很少,干了几个月都是不赔不赚,为此,他只好将服装店关闭。老于为此困惑了很久,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我自己考虑过,不论是店内的装潢布置,还是客户服务,我能想到的细节都想到了,我觉得我哪个环节都做得很到位。可我没想到自己每天起早贪黑的就得了这么个结果。”后来,业内人士指点老于说,老于的失误是在选址上。老于将服装店选在规模比较大的超市附近,是一种典型的“傍大款”以求快捷成功的做法。在创业初期采取“傍大款”的方式是提倡的,但这“大款”的选择也有学问。对于老于来说,选择品牌服装集聚地如服装城就比选择超市这种“大款”要更易拉动服装店的人气。超市的顾客更多是前来购买生活用品,真正消费品牌服装的人群很少,所以,对服装店的拉动效应就不明显。
五十知谋略:传经验事业如花
近年来,太原的花店越来越多,购买鲜花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点缀与兴趣。
花店,好像和男人的关联不大,尤其是赵大爷这五十开外的老汉,可赵大爷的花店就开在五一路上,你不得不承认,在百花丛中坐着的不是年轻美丽的花仙子,而是一个笑容可掬的老大爷。赵大爷说他下岗是自己要求的,一方面是自己岁数大了身体不太好,车间的活儿干不动;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们都支持他早点在家享受天伦。可真下岗了,赵大爷又不太习惯这清闲的日子,总想干点啥。
后来在子女的提议下,平常就喜欢摆弄个花花草草的赵大爷开起了花店,在外人听来,一老大爷开一花店好像挺美的,可是赵大爷却一连摆手连说不好干。
“这花店是我的孩子们凑钱开的,说我是个看店的老板,他们是股东,花店虽然小也是有限责任制,赔了赚了不怨我。我知道这是他们安慰我,可咱不能让孩子们的钱白花呀,一开始也是发愁呀。”赵大爷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营销战略”,卖出去的花都没有标签,后来是很多回头客对赵大爷说收到者无从得知花来自哪家花店、花店的具体地址等等信息后,赵大爷这才明白做生意就要不放过任何能够提高花店的知名度的细节,这样才能赢得更多顾客,受了启发后,赵大爷精心准备出了个性的标签。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由于赵大爷平常就喜欢养花,积累了很多关于养花的常识,每有顾客来买花,赵大爷都会热心地教授半天养花的经验和常识,培养了不少喜欢花的“铁杆回头客”。
在交谈中,记者发现赵大爷的观念很新潮,来店里的也多是一些年轻人,赵大爷都和他们熟络地聊天,赵大爷对记者说,虽然年纪大了,但知道了交流的重要,从交流中,他学到了很多新鲜有趣的东西,也教给别人一些东西,他感觉这样的创业很快乐。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