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成本
计算成本可太容易啦,人人都会,这里简单地提一下吧。
2.1 固定成本
包括:人员工资、房租、保险、职工福利费、办公费等。
2.2 可变成本
原材料、包装、运输、直接人工成本等。
2.3 销售成本
广告、销售、客户服务的成本。
2.4 设备投入
装修、办公家具、电脑、服务器、生产设备等。
2.5 税务
和收入一样,成本也是在时间框架里一点点发生的。如果你将成本细化到每个月,你马上会发现很多成本并不是在公司开张那天一次性付出的,比如你预计需要30台服务器,但是它们并不需要在第一天就全部到位,而是随你网站的流量增加而一台台增购的,说不定你要到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才会达到30台服务器,而那时候你公司的收入也许早就进来了,因此创业公司没有必要一下子融很多钱,也许弟兄们几个自己掏钱凑一下,创业公司就可以启动了!
再比如,广告费支出,也不是第一天就一笔几十万、几百万地打出去,广告费在你的预测中应该是“销售费用”,出这笔钱的目的是为了产生销售收入,因此每一笔广告费花出去,就必须有一笔销售收入随之流进公司里来,不然广告费就是打了水漂。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月广告费打了出去,销售收入却没有进来,那么下个月的广告支出就必须立刻停下来!也许头脑灵活的CEO会问:那么花在公司形象和品牌建设上的广告费应该怎么来计算呢?问得好,嘿嘿,创业公司CYE可没有那个福份去做什么品牌广告啦、形象广告啦。创业公司的广告大概都是促销广告,都得和销售收入捆绑在一起,创业公司的广告如果不能使销售收入直线上升,谈别的全是瞎掰。
3. 分析和调整
当你把每月的收入预测和成本预测对应着放入同一个时间框架中,就出现了一幅美妙的创业公司命脉图:现金流!
留心找到“收支平衡点”,把收支平衡点之前的所有费用加在一起,就得出了你需要为创业公司准备的资金数目——如果有投资人问你需要多少钱,就给他这个数字吧,不多一分不少一分,你再也不必抓头皮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的说什么“给个500万吧,要是有200万也行”的空话。
检查主要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比率,确保能从财务预测的数据中看到这家创业公司的业务是健康和合理的,必要时,还需要调整、平衡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关键比率,当然,调整的原则依然是回到你每月的原始数据里去分析它们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毛利率。随着时间的延伸和业务扩展,创业公司的毛利率可能会从10%增加到60%,甚至更高,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生命力所在。
——营业利润率。公司里的管理成本是相对固定的,随着收入的增长,它占总成本里的比例越来越小,营业利润率便会大大提高。
——增长率和规模。有了财务预测表,创业公司的年增长率也一目了然,看看什么时候能达到创业板IPO的标准,看看你的公司是否对投资人、股民具有吸引力?
创业公司的财务预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月都应该进行仔细的对照和监控,要根据运营情况相应地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现实、更加优化,如果实际情况和预测总是相差甚远,要及时找出原因,使情况迅速好转,否则应该当机立断停下来,重新考虑创业公司未来的策略。
建议你做两份预测,一份就是以上所说的“保守的”预测,这样你能对创业公司的底线胸有成竹,即使出现不测也不会大惊小怪;另一份预测是“乐观的”,看看在理想的情况下,你是否能做得更好更快,迅速把企业做强做大,早日创造IPO奇迹,“乐观的”预测会让你的创业理想插上翅膀,给你无限的工作冲击力!
创业公司财务预测的关键,是对公司未来收入做比较现实的假设。照以上方法做出来的预测,忽悠VC绝对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创业者你再也忽悠不了你自己!你再也不会浑浑噩噩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待哪一天创业公司的业务突然走好运红火了起来,财务预测像是给了你一副火眼金睛,使你看清了每一天的任务细节、自己必须踏出的每一个脚印。总之,财务预测首先是用来监督你自己的行动的,其次才是丢给投资人看看的。
需要提醒第一次的创业者,你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创业公司的帐上有不少于6个月的现金储备。原因有二:
1. 创业公司只要账上还有钱,有现金在继续流,就死不掉的,呵呵;
2. 完成一轮融资,通常需要6个月时间,创业公司需要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让公司能坚持到投资人的钱进来的那一天。
还是一句话:现金流不能断,“现金流”是创业公司的命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