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之外,京东也正在积极突破供应链金融。京东CMO蓝烨表示,供应链金融要结合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需求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细致的金融产品设计、撮合交易的IT系统开发还在进行中。
目前,京东B2C平台上的供应商大约有10万,其中50%有贷款需求。目前,发放的贷款平均额度在200万-300万,额度较大。因为京东有不少3C供应商,资金规模大,现金流比较紧张,但业务流健康,所以拉升了京东金融的贷款额度。
所有的贷款资金都来自银行,京东只是提供数据供银行参考,并且不提供担保。京东还与银行谈判,将贷款利率压低,初步的结果是基准贷款利率上提升10%,总体在7%左右。
依据互联网的高效,贷款审批时间为一天。京东一直在优化甚至重新建构自己的财务IT系统。自2012年起,京东内部就在做一个PMO项目,梳理财务流程,希望能够加速对供应商的结算。到2013年第三季度,将上线对公支付; 2013年第四季度,将实现自动开票;2014年第一季度,自动结算、协同平台将上线。届时,京东对供应商将实现T+1结算,整个财务供应链体系更加高效。下一页将谈到阿里的平台
阿里的平台
在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战略中,阿里的战略最清晰。10月9日,阿里以11.8亿收购天弘基金51%的股份,阿里的金融版图再落一子。目前,阿里已经拥有小贷、支付、担保、基金管理等四项金融类业务,其互联网金融巨头的版图,在一步步落地。
整个阿里金融的公司叫小微金服,现在还是筹备阶段。等过一段时间,小微金服的股东们浮出水面,小微金服也正式挂牌。
先谈支付宝。支付宝钱包7.6版将公众服务平台、情感转账、余额宝、当面付等4大功能提升。而这一做法是通过产品化的思路来提升支付宝在无线上的用户数。
从战略上来说,这4个产品都是支付宝钱包的战略产品,余额宝打响了第一炮。其他的3款产品,希望切中的分别是O2O、社交、未来的支付趋势。实际上,这4大功能都是直指微信,支付宝钱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微信。
余额宝是支付宝目前的明星产品。7.6版本增加了图文显示,用户可以看到每天、累计的收益。目前,余额宝的用户达到1600万,累计的基金申购达到1300亿。支付宝则希望未来每一位支付宝用户都能够用上余额宝。
中华浔认为,当面付会是支付宝钱包未来最有潜力的产品,也是一个改变用户支付习惯,具有颠覆意义的一个产品。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坦言,“我们对当面付的期待非常高,这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的体现。”接下来,当面付将会推出商户版,加强个人用户与商户之间的沟通,打通O2O(Online To Offline)。
支付宝也是刚刚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许多金融行业的经验还需要摸索。阿里小微金服集团包括阿里金融(小贷)与支付宝,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有成熟的业务模式,阿里金融学起来也比较快,支付结算业务经过近10年的摸爬滚打,也是比较成熟的业务。而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能力是投资配置、风险控制能力,这些经验目前阿里并不具备。
控股天弘基金,阿里在意的是未来基金管理子公司的金融业务。基金未来也可以拿到很多牌照,包括信托、海外业务资格、甚至券商的牌照。未来,阿里拥有金融全牌照,又掌握巨大的客户资源,那么支付宝就是“大数据”+“金融”的双重业务架构,成为互联网金融大鳄。一位基金业从业人员称,接下来金融机构只有给阿里打工的份。
未来,金融的格局是混业,更加考验金融集团的投融资能力。10月9日,中信银行、工行、建行、交行、平安、民生、光大、招商、浦发等11家银行可获批资管计划,将分食百亿的资管市场。这意味着,未来,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市场空间将会被大大压缩。目前,拥有这些通道类业务的公司正在谋求转型,信托公司都在往主动投资、财富管理的方向转。当然,阿里也知道基金公司的通道类业务并无前途。如果阿里做好了进军传统金融业务的准备,那么重点肯定不是这些通道类业务。
阿里金融还有一个棋子,就是民生银行。9月16日,支付宝与民生银行宣布进行战略合作。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同时出席发布会,可见双方的重视程度。对阿里来说,获得银行牌照还遥遥无期,但业务不等人,可以借助民生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对民生银行来说,与阿里合作,可以借着互联网的翅膀,在互联网金融上更快成长。
除传统的资金清算与结算、信用卡业务等合作之外,双方将在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互联网终端金融、IT科技等诸多方面也将展开合作。在直销银行上,淘宝将发挥渠道价值,民生银行则扮演金融产品提供方的角色。除了流程上的创新外,还将进行产品创新。比如,根据淘宝用户的特点,设计推出针对淘宝用户的专属理财产品。并且,民生银行的这些理财产品还建立淘宝店铺,实现专属理财产品及其他适宜产品的展示和线上销售功能。
另外,在基础服务上,民生银行还与阿里金融共同成立一个IT科技合作委员会,给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成员提供科技基础设施平台、银行业务系统研发及运维托管服务。这个业务实际上是给中小银行等提供基础的IT服务,阿里将这个项目称为“聚宝盆”。目前,这个聚宝盆项目已经有5家中小银行入驻,20多家金融机构正在谈。未来,这也是阿里捞金的一个项目。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阿里金融与民生银行的合作近两年一直在推进中。此前,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曾邀请马云成为注册资本为40亿的民生电商的股东之一。虽然后来马云并未出资入股民生电商,但民生与阿里巴巴就此结缘。
虽然民生银行对电子商务并没有想清楚如何具体落地,但整个民生银行高管对电子商务很是期待。双方共同的民营属性和较高的客户群重合度使得双方在客户需求、企业定位、运行机制、沟通合作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此前,支付宝曾与建设银行展开合作,合作发行了建行支付宝卡,主要用于支付宝购物。而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当初,建行与阿里的合作最终没有太多结果,主要原因双方在利益分成上没有谈拢。”
民生银行与阿里金融能够“联姻”多久,这要看双方的利益分成,以及在未来的发展中彼此能够“求同存异”,井水不犯河水。但由于都是聚焦于小微企业,未来在发展中也会有竞争。如果处理不当,“双方的联姻可能只能活到阿里拿到银行牌照”。
未来,阿里、腾讯拿到银行牌照后,从事具体业务的线下网点并不是考虑的重点,而依据互联网平台进行存贷汇业务将是重点。在技术上,网络存贷、网络理财可以安全地实现。另外,理财账户开户、用户资料核准、银行卡开户,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并不需要线下“亲核亲验”。
此外,互联网银行依据丰富、完整的用户数据,以及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进行精细化的客户管理,并完善风险管理模型。
互联网企业拿到银行牌照之后,也应该选择那些熟悉的客户群进行服务。“有的去做小微,有的去做个体小商户,有的去做一些大的企业和大的什么。所有的银行都同位竞争的话,都同质竞争,会对整个金融业服务效率的提高不太有利。”
这意味着,这些互联网银行出现之后,各家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找相应的优势。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银行在储蓄、支付账户、网络融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金融日用品”的提供上具有优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