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sforce.com的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没有退出策略。Netflix的里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没有退出策略。而且你知道的,Amazon.com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也没有退出策略。
但是Twitter的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和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呢?我不知道那些公司会怎样,因为它们没有让我觉得有一种永恒感。
那么比尔·盖茨(Bill Gates)呢?我曾经觉得他不会去任何其他地方,因为执掌微软是他毕生的事业。然而他放弃了公司的职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上,不过你可以看得出来,他如今仍然在为微软的事情操心。
因此我们可以说,比尔·盖茨之前并没有退出策略,直到执掌微软对他来说不再是一桩乐事的时候,他找到了一种退出方式。那些只要觉得工作仍然很有趣,就会继续工作的其他知名公司创始人其实也是一样。
但是,新的做法——Instagram的做法(在12个月之内,价值就从零升到了10亿美元) ——已经出现。这种做法说:速度就是一切,不存在天长地久的业务。这是华尔街分析师和非创始人的上市公司CEO大力推崇的做法。华尔街分析师重视盈利,非创始人的上市公司CEO每个人的平均任期是四年。在高科技行业中,这种新的做法已经让创业公司变成了某种砖石,其用途是给大公司添砖加瓦,让它们变得更大。
有时候这些砖石是技术,有时候它们仅仅是人才。
是创建还是收购?现在,只要有可能,答案就会是就收购、收购、收购,因为即便收购的成本比较高,但效果似乎更加确定。我朋友的创业公司可以解决令大公司困扰的问题,所以,大公司直接收购他的公司,而不是自己费力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更简单一些。
这种做法本质上倒没有什么错,只是它让很多人变得不是很幸福:卖掉工作多年的成果,算着日子,直到他们可以摆脱收购了他们且使他们变得富有的公司Cye.com.cn。
即使是那些在观念上接受了快速退出做法的创始人,他们似乎也同样消沉,因为他们不清楚退出意味着什么。 “你的退出策略是什么?”他们已经被追问了上千次,所以他们不仅有了一个退出策略,而且他们的创业公司在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退出,无论这么做是不是正确。
我认为这很可悲——甚至更糟——我认为这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浪费。它欺骗了我们,骗走了我们变得卓越的机会。
我希望有更多公司根本没有退出策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