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温州巨邦鞋业有限公司也因高利贷崩盘于近日停业。这也是继温州铁通电器、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天石电子等公司之后,又一家宣告倒闭的知名民企。
值得关注的是,一家企业猝死往往形成连锁反应。例如三旗集团因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基安机械有限公司因为三旗担保1600万贷款受牵连,正被银行逼债;昌林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奥德康公司及其法人代表,都被当地法院认定为“老赖”,陷入被银行逼债、查封账户的境地。
“钱荒”争议
传统中小企业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4673家,同比增长23.5%;企业亏损面和亏损率分别为14.6%和6%。浙江省6.6万家微小企业更是出现了总产值和利润下降的情况。
据浙江省经信委统计,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息净支出369.98亿元,同比增长34.4%;小企业利息净支出增长45.5%。有56%的中小企业认为贷款困难程度超过去年。
“浙江80%的小企业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年息最高的达180%。”蔡骅指出,一般制造类企业利润率只有几个点,很多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之虞。
浙江省工商联调研发现,银行通常会对小企业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的贷款政策,贴现率提高到4%-5%,加上存款回报、搭购理财产品、支付财务中介费用等,实际贷款成本接近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
不过,温州市银监局一位官员向本报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早已存在,并非是当前紧缩政策造成的。近年来部分中小企业把实体产业当作融资平台,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资本等行业。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企业不断地抽走实业资金,来保楼市里面的投资,也是一些企业资金链偏紧的重要原因。
这位官员介绍,上半年温州当地银行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中小企业贷款新增207.8亿元,增长8.61%,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3.6%。但部分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进行融资。
据浙江省银监局统计,截至6月末该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12939亿元,继续居全国首位;比年初增加1092亿元,同比增长36.9%,超过贷款平均增速21.6个百分点。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要有所区分,首先,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其次,一些盲目扩张生产的企业和“三高”(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产业,本身就不应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