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竞争手腕不只体现在融资数额的攀比,他们选择把阵地扩大。北京市场争战两个月后,美团网、拉手网、24券已经开始快速扩张二线城市。美团网创始人王兴低调地把年内目标定为20个城市,而24券、5151团毫不掩饰瞄准50个据点的野心。
“现在大家都是两三个月的婴孩,就算传统电子商务大鳄淘宝杀进来,也没有绝对优势”,24券CEO杜一楠这样看待团购网站群雄逐鹿的微妙战局。其实淘宝旗下“聚划算”已经开始了团购业务的尝试,而爱帮网也携“爱帮团”气势汹汹杀将进来。在杜一楠看来,这些企业同样需要经过Groupon模式中国化的探索和洗礼。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则认为,在行业后期整合之后,其中大部分网站难成规模。但是未来能够成为中国Groupon的,最有可能是具有雄厚用户资源的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巨头。
诱惑大学生下海创业
近400家团购网站的混战,背后隐藏着各色操盘手。海归杜一楠、老牌创业者王兴,贴在“5151”团队上的标签是“大三在校生”。
几天来,团购网站“5151团”,因由大三学生创办,并获得高达2000多万元的风险投资迅速成为媒体热炒的对象。这无疑给已经过热的团购网站现象添了一把干柴,带来更多大学生的艳羡和跟风。
但在竞争对手眼里,一没有创业经验,二没有社会资源的大学生“投身团购网站就等于是自杀”,“又怎么可能获得2000万的风险投资”。陈寿送也认为,虽然团购网站的进入门槛看似很低,但把它发展壮大并不容易。“大学生可能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但在客户资源开拓、服务配套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经验缺陷。”
面对同行的质疑和分析人士的担忧,记者联系到5151团网站运营总监潘文伟。潘文伟无奈地对记者解释,虽然自己和团队中的一些成员的确是大三学生,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他透露,自己和同学大学三年都曾在社会工作中受过历练,“曾经做过投资公司的副总、做过茶叶等具体投资项目”。而正是团队线上软件技术能力和线下营销服务能力的成熟,才吸引到了2000万元的投资。
潘文伟表示,简单挂上大学生创业的标签,热炒大学生与团购网站的挂钩,是媒体和社会的误读。“我也不赞成没有就业和创业经验的大学生涉足这一领域,仅仅精通网页架构技术和模仿Groupon界面是远远不够的。”潘文伟对记者透露,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5151团也要引进新的人才,但“也不会选择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或在校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