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企业会碰到许多繁琐的事务,比如企业工商执照的申请,如何申请减免税的办理等等,一些中介咨询机构可以帮助创业企业完成这些流程,但这只是他们最基础的服务工作。他们更大的作用则是在企业申报项目资金扶持时,这些第三方机构可以凭借其本身的资源优势及人脉关系,利用其所谓的内部渠道为创业企业"开后门"拿资金,而这也成为了这些中介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陈。
一般根据不同的申请要求,中介相应的收费也有所不同。他举例,比如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企业,可以为企业所得税减负,并有望可以得到国家级、地区级甚至是园区内部的资金扶持。其认定条件中有一项涉及技术专利的硬指标,通过中介机构的操作,只需支付几万元作为技术购买费给中介便可拿到一项技术专利,同时中介机构可以拿到等额的服务费作为回报。而如果一旦企业成功申请到资金,从中出过力的中介机构可以拿到几个百分点的佣金。
骗补专业户
其实,觊觎专项资金补贴的大有人在。除了有中介从中“牵线搭桥”之外,有不少人利用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及高新园区对于优秀创业项目及人才渴求的心理,当起了骗补专业户。
“其实各地政府或是高新园区暗地里相互较劲,竞争激烈,之前大家比拼的仅是硬件设施,但近几年来开始比拼招商引资的本事,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提到,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搞类似“千人计划”的创业人才招募,不惜花重金给这些创业人才提供资金,就是为了留住人才,留住项目,更将此作为彰显当地实力的一个标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所谓的创业者惯于通过一些手段获得转让的专利技术,再经过中介机构的包装,走政府路径来获得一些资助和补贴,这种现象已经颇为普遍。“据我了解,已不乏有人以此为职业,手握不同行业的专利,跑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拿各地的政策,由于各地的信息沟通不充分,让这些人已获得了不少好处。”上述投资人直言,“我们接触过这类的企业,如果对行业有基本判断的话,一旦深入了解企业后很快就会发现问题。”
据CYE了解,不少人会在寻求外界融资时把政府对其的扶持作为说服投资人的卖点之一,但精明的投资人却并不见得买账,作为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基金,表面的风光显然打动不了他们,他们更为看重的还是企业本身的质量。
高原资本董事总经理涂鸿川表示,在介入一个投资企业之前,其会与许多该行业的竞争者沟通,先期了解这个行业内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技术,之后借助知识产权方面律师的专业背景,通过他们的分析获悉该企业的实质性价值。“即便是一项很牛的专利,但在没有成为商品之前无任何价值,其如何真正地被应用才是关键。”
联想之星投资总监刘维也告诉记者,在投资前除了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做较多的行业调研之外,他们也会利用联想之星内部大量企业学员的圈子积攒的资源来帮助他们判断项目。
投资人的这份清醒或能给这些盲目求贤若渴的地方政府及园区一定的警示。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