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网瘾的标准不在于其上网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上网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网瘾者是利用网络这种匿名、快捷的社交方式达到一种刺激。
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瘾主要是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判断网瘾的主要标准是上网后出现的非理性行为的表现程度。青少年网瘾可以划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一不上网就会感到烦躁不安,表现出厌学情绪,找借口旷课,省下吃饭的钱去网吧打游戏Cye.com.cn、聊天;为了筹措网资,想方设法向父母要钱、骗钱,上网成为生活中最主要内容,长时间逃学,连续多日上网;完全放弃学习、工作,不顾一切地天天上网,对试图干涉的父母非骂即打,暴力逼钱,甚至失去理性地走上犯罪道路,导致猝死、甚至自残自杀。
加强研究,还需从社会、教育体制找寻病根
在山东某网戒中心门前,一位来自江苏的家长黄祚明激动地说:“虎毒不食子,难道来这里治疗的家长都是"脑残",不懂得疼爱自己的孩子?我们也知道暴力治疗的方式给孩子带来了痛苦,但是不治疗孩子就成了人渣啊,被孩子折磨得万念俱灰之时,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显然,仅仅关闭暴力戒除机构是不够的,如果不找到病因,就永远找不到救人良方。
“作为网络上瘾者,我知道缺少朋友,与父母没有沟通,课业负担等带来的压力,以及那种急于逃离现实的感觉。”一度沉迷网络游戏的15岁少年刘晓明说,网络游戏能够令玩家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去体验各种不同寻常的“存在”,它带给玩家更多的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可以逃避很多现实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