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条彩信损失数百元话费
今年4月,一款名为“手机护士”的木马程序通过与流行手机软件捆绑,侵袭了大量智能手机用户;一个月不到,该木马又出现新的变种,并改头换面以“手机管家”的名义传播。据统计,有近10万用户在这一轮“手机木马”风暴中遭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来,不少诺基亚、三星手机用户反映收到过以“骷髅”、“章子怡”等为文件名的彩信。“打开彩信时,就看到软件下载的提醒,当时没多想就下载了,后来发现手机会自动联网并向随机号码发送彩信,才意识到中毒了。”诺基亚E72用户俞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发来短信的电话号码是熟人的,确实放松了警惕。俞小姐说,直到收到移动发来的电话费提示短信,她才发现问题,但此时已损失了数百元话费。据安全专家介绍,虽然目前该木马病毒和变种主要影响采用S60第三版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但保守估计其受害者也已超过10万人。
而就在昨天,一种名为“手机僵尸”,借着“世界杯视频新闻免费直播”、“‘非诚勿扰’嘉宾语录及现场视频”为主题的短信木马病毒被安全机构通报。
暗扣话费:“手机木马”背后多方“分赃”
在用户不知情的状态下,暗地里收扣机主的话费,这一直是“手机木马”的主要职责。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由于获利丰厚,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一个包括木马程序在内的手机恶意软件产业链,个别手机厂家因在低价竞争中无法获利,就主动与一些SP(服务运营商)合作,通过“暗扣”机主信息费来获取利润。据业内人士称,保守估计,这个“暗黑产业”每年收入规模高达10亿元。
曾在深圳某知名通讯设备制造公司工作的童先生透露,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是开关机扣费,即厂家事先设定一个具体时间,保证手机在关机状态下能够自动开机,然后向服务器后台上传数据流量进行扣费,结束后手机会自动关机,或定时扣取信息费。“每个月的扣费金额一般低于10元,一般情况下很难被用户察觉。”另外常用的手段就是在手机系统内置专门的板块,选取诸如“两性话题”、“交友天地”等带有诱惑名字的菜单,用户点击进去就立即被收取信息费。
360手机安全专家李涛告诉记者,事实上,手机厂商、SP、软件应用服务商在这一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同角色:SP提供扣费代码、软件应用服务商编制恶意代码、手机厂商将相关代码整合进手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