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儿园学位缺口17万
cye.com.cn
时间:2010-7-26 20:33:05 来源:新京报
作者:孙旭阳 孔璞 朱柳笛 我来说两句 |
|
 |
|
“市场化”让公益性消失
2003年幼儿教育改革提出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财政倾斜于少数公办园,许多幼儿享受不到国家福利
当国企改制在日益深入,中国的学前教育也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一路前行。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2003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都隐约描绘出幼儿园今后的市场化发展轨迹。
而与此同时,国际上美日法德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正朝着另一方向发展。他们将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逐步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相关著作中表示,国际上,……每一种幼儿园,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每一种学前教育形式,无论是正规还是非正规,都能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财政性投入,每个进入学前教育体系的儿童都能得到政府完全的或部分的资助。
中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则正好相反。
2003年,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以公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为主体”。
北京一位学前教育专家解释说,其实这就意味,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只投向部分公办园,而大部分幼儿园要靠民间资金来投入。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有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占全国幼儿园总数70%以上的非公办园,基本上得不到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从非公办园在园人数推算,至少有将近40%的幼儿享受不到国家的这种社会福利。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不公平性。”课题组专家在调研报告中这样写,在1989年之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由中央和地方的投入为主。之后,财政投入开始向公办园倾斜,覆盖面且日益减少。
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只有145所公办园可以享受财政投入。这意味着至少有百余所公办园无法享受财政投入。
中央某部门幼儿园的负责人称,他们园的经费没有问题,来源不便透露。据知情者介绍,一些“优质园”收费“只是象征性的”,颇为低廉,接受的多是“条子生”、部门领导的子女。
北师大教授张燕发现,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源于政治地位的差别。“越是有权力的部门,他们的幼儿园也就越有钱、越好。”
学前教育课题组一位专家表示,我国所有相关政策都明确“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特性”。但从现实来看这“公益性”正在消失。
靠政府还是靠市场?
上海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曾表示公益性是解决入园难的根本,并需要用制度加以保证,而非简单的加大投入
虽然学前教育要“以社会力量兴办为主体”,但现实情况是,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不容乐观。
育强幼儿园的董事长李大军如今有些后悔,将资金投在托幼领域。高门槛、难获财政性支持、待遇不公平等问题深深困扰着他。
他说,办幼儿园虽然可免营业税,但必须租用教委的教育设施,每年须交46万国有资产占有费。
“而且产权归属不清晰,”李大军说,这也使得他不敢在现有基础上追加投资。
很多民办园园长反映,因待遇不公,民办园发展不快。目前,北京合法注册的1253所幼儿园中,只有409所为民办幼儿园。
而北京所有的合法注册幼儿园都无法满足庞大的托幼市场,尤其是在城乡接合部,还有大批农民工子女需要入园。
于是北京出现大量未注册的黑幼儿园,截至2009年数量达1299家,已超过合法的幼儿园。它们大多分布在城郊,租用村民简陋的院楼。
政府面对它,陷入两难境地。轻率的关闭,将致使大量农民工子女无处入园;完全不整治,不规范运作又暗藏着许多安全隐患。
张燕认为,对黑园既不能关也不能不管,而应予以扶持,帮助其合乎规范。
今年,北京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决定投入6000万元改扩建30所幼儿园,增加学位近2万。
但面临17万个学位缺口,这些投入显得杯水车薪。
北京学前教育网的在线调查显示,超过92%家长赞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而张燕认为,学前教育完全由国家买单,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因为义务教育的欠账还没还完。”
张燕建议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应向西方学习,扶植非正规教育在幼教中的作用,并表示,如果政府还是漠视外来人口的教育公平,就不可能解决“入托难”。”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这样的观点:公益性是解决入园难的根本。
他认为,发展学前教育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要求,应将其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力强的地方政府可以举办更多的公办幼儿园,能力稍弱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民间办幼儿园,政府给予不同水平的补偿。
有专家表示,这就需要政府用政策制度和体制设计,来确立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与非竞争性。而不是简单的加大投入。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闾宏 孔璞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孙旭阳 孔璞 朱柳笛 实习生 武驿昕 对此文亦有贡献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