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高价陶瓷也被反倾销令业界费解
但无可否认的是,多年以来,由于普遍的低成本竞争,我国陶瓷产业在国际市场屡遭“反倾销”而备受诟病。
据了解,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已是中国陶瓷10年内遭遇的第6起反倾销调查。2001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连续遭遇来自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的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
大量的反倾销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2005年韩国对我国出口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之后,仅广东一省,当年1-11月对韩瓷砖出口总面积和价值分别同比下降34%和26%,其中釉面砖出口总面积下降36%。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之外,陶瓷行业长期以来的低成本扩张、低价竞争策略也是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蓝卫兵坦承,虽然绝非长久之计,但我国陶瓷产业的确存在普遍的价格战。
新中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瓷砖在欧洲多为中低档产品,被强征惩罚性关税后,很多品牌没办法过分压缩价格,可能将大面积失去欧洲市场。”
他认为,被“反倾销”意味着陶瓷行业长期低成本竞争扩展的策略已难以为继,但反过来陶瓷企业也可以此为倒逼机制,加快发展低碳及高附加值产品,及早实现整个产业的有效转型。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案中,涉案产品不仅是低价产品,众多高价产品也赫然在列。
本次反倾销案被欧盟抽样的东莞唯美集团的董事长黄建平称,他至今不明白,产品经过几个中间环节进入欧盟市场后,价格已经不低,为何还被反倾销,而本次反倾销名单中,包括马可波罗瓷砖、BOBO薄板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也被列入了。这些产品在销售价格上不低于欧盟本地企业的产品,而且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都是原创,为何被反倾销。
同样心有不甘的还有不少以高端产品为主的制造商。
以生产高端生活陶瓷著称的深圳永丰源海外营销人员表示,永丰源产品质量没得说,简直是将陶瓷当珠宝来做的,高端产品可与欧洲最高档次的产品媲美,而且他们有些产品系列在欧洲超市的零售标价已达第一序列。但是没有销售渠道,只能委托欧洲的代理商,代理商说要多少货就发多少货,至于产品在零售终端的表现,很难及时掌控与得到反馈。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国内出口陶瓷企业来说,问题不仅仅在档次不高、价格偏低的大路货,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 同质化产品加剧了竞争,导致集体失去议价能力。
外来压力倒逼新一轮产业升级
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已开始与企业商讨采取非常应急措施,接下来将与中国五矿商会一起,与欧盟进行更多层面的协商与接触,希望化解这次反倾销危机。
龙永图日前对此案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中国制造业是朝阳产业,丢掉了制造业,就是自废武功,转型升级并不是要将传统产业丢掉,而是要将行业做精。陶瓷业遭遇的反倾销不值得惧怕。反倾销对中国的贸易不会产生实质性、灾害性的打击。
龙永图说,对于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国际上多次对中国陶瓷展开反倾销调查,症结在于这些国家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过咬牙再坚持5年,这个条款就失效了。“我们的传统制造业能够顶住这5年,只要各个行业能够规范运作,而且能在价格上进行协调,我们的胜算会越来越大。”龙说。
蓝卫兵也认为,陶瓷企业应该把此次反倾销看作是倒逼机制,借此推动全行业尽快转入新一轮产业升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