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山的农民王小帮则展示了一条返乡农民工的电子商务之路。2006年以前,王小帮是一名北漂农民工,返乡之后,王小帮开始通过淘宝网店销售山里的土特产,如红枣、核桃、黄豆、小米、苦菜、土豆粉条等吕梁特产,网店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又为当地的农产品打开了销售渠道。如今,王小帮的网店已经达到四皇冠,雇佣客服11人,年营业额超过200万元,成功推动了当地山村经济的发展。
河南焦作的返乡研究生杜千里开办的“太行山山之孕土特产”网店,则把太行山区的野生药材,绿色杂粮,野生核桃、红枣、山楂等健康食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2010年网店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在网店的支持下,当地山民们的收入大大改善。杜千里希望在5年内能达到千万级的年收入,给山民们更高的收入。
当然,一些新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崭露头角。福建南安的兰田村推出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世纪之村”,该平台具有27项系统、500多个功能模块,内容涵盖了农村电子政务、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信息社区,已在福建近8000个村建立信息服务点,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月交易额上亿元,开创了全新的“智慧新农村”发展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农业问题关键在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民虽然在多方面努力地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在销售方面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只能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则为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中,必须充分发挥第三方中介平台的作用。”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表示。
农村都市化前景可期
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农村电子商务对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提供了借鉴。只要激发了农民的内在积极性,电子商务和他们的利益挂了钩,人人都可以包容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
这种效应使得“农村都市化”的畅想成为可能。以沙集镇为例,和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村一样,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曾经是沙集镇的常见现象,大量“空巢”家庭的出现,带了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崛起,吸引了众多外出打工农民和大学生返乡创业或就业,农村“留守”问题迎刃而解,乡邻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安定和谐。根据沙集镇派出所提供的数据,东风村自2008年起,治安案件数量明显减少,打架、偷盗等治安案件已经销声匿迹。
农村都市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有着重要意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指出,50年前,沃尔玛在美国二三线城市建立了大量商店,推进城镇化,刺激了美国内需发展。马云认为,中国则应该迅速让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拥有电脑,让那里的老百姓享受和一线城市一样的购物快乐,形成真正的农村都市化。
农村电子商务的热度正在逐渐升温。本次会议,包括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等政府机关代表也到场参与分享。在政府、农村网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三方合力下,农村电子商务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