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案例涉及退款问题。“张先生说在京东一次性购买图书12本(订单号为106666289),其中有一本书发错,客服称只能退货不能换货。申请换货后不成功,按原价返还金额;但返还金额不够原价,且少于原价50%。”
前一个案例几乎涵盖了涉及物流投诉的大部分细分问题,后一个案例表面上是客服问题,但实际却触及各单品成本的控制。
从客户体验流程来看,主要有三大环节:上网浏览的系统性售前体验、决定购买的流程性售中体验、配送和保障性售后体验。而京东超过一半的问题集中在售后体验上。
售后的突出性问题如何解决?按照刘强东的说法,“中短期目标依然是继续投资物流,扩大订单和售后处理能力”。但对于B2C企业现状来看,急剧扩大订单和售后处理能力本身是一对极大的矛盾,两者经常处于冲突和协调中。
易购:扩张和系统化的矛盾
苏宁易购的问题,与京东正好相反。
从苏宁易购的投诉结构分析,超过10%以上的核心投诉点,分别是网站系统问题、退款难、发货慢,其中系统性问题占据67%,在这个最集中的核心投诉点上,主要是能下单却实际缺货、订单异常、电子优惠券无法使用、无法支付等四个细项。
我们也取两个典型案例。第一个案例取自苏宁易购社区网站,涉及网站系统问题。
“2011年11月2日,本人(投诉者)于苏宁易购购买《百年孤独》一本,网页显示现货。本人当时下单,收到苏宁易购短信提示将于11月7日收到货;11月3日,本人又购买书籍《1Q84 BOOK3》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各一本,下单后收到苏宁易购短信提示将于11月8日收到;现在是11月8日,我却只收到1本书,时间有延迟我是理解的,但苏宁易购方面另外2本书根本还没有配货,短信提示我将于11月16号之后才可以收到。我与客服联系,对方说没发货是因为现在没有货,并说网页当时显示有货,是说短时间内可以调配到货,今天距离我下单已经快1周了,却还没有配到货。逻辑如此混乱!”
第二个投诉案例取自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涉及因发货慢导致的一系列售后问题。“2011年9月4日,孙先生在苏宁易购上购买了宏笔记本及电脑包,通过易付宝(苏宁旗下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成功。9月5日,孙先生嫌送货速度太慢,想取消订单,在网站申请退货。5日上午,苏宁易购南昌的客服联系他,称已经取消了订单。中午,孙先生在网上看到订单并没有取消,再次联系客服,对方称无法取消,叫孙先生拨打400电话客服,对方告知他已经取消了,孙先生坚称网站显示未取消,对方称一个小时后联系他。半小时后,南昌的客服打电话告诉孙先生订单早就取消了,叫他不要再打电话,随后直接挂断。孙先生表示,现在苏宁易购网站上他的订单还是显示支付成功,没有取消。”
看上去,第二个案例涉及服务态度,但本质上和第一个问题如出一辙,是网站的系统问题。因系统的前后台的衔接不畅,导致售后的衍生问题。
苏宁易购新任总经理李斌在接受《经理人》采访中表示,“每天困扰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把苏宁零售20多年培育起来的服务价值,移到线上。”为此,每天的晨会上,李斌团队讨论的焦点就是客户的各种投诉,在他看来,这是增加网站转化率,乃至增加客户重复购买率的出路。
但苏宁易购的问题,不是在于如何勉为其难地去维护消费者利益,而是在网站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无缝畅通。这一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即使李斌提出“建立500人的用户体验中心”进行数据挖掘和“最后一公里”物流配套得到落实,但也不能在本质上解决苏宁易购的现存问题。正如李斌自己谈到:“我们现在力求对整个流程进行优化。”
3年后再下定论
根据京东、苏宁易购在艾瑞咨询今年Q3报告中自主销售型B2C的排名,京东以37.8%市场占有率超出苏宁易购5.5倍,但是从投诉量统计,涉及京东的投诉,也超出苏宁易购的5倍,难道在B2C行业中,客户体验争议是随着市场份额水涨船高吗?
1号店董事长于刚此前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表示,如果网站系统与物流配套,以及相关的消费者需求深度挖掘不到位就可能产生这种问题。1号店就坚持只在上海市场做实验性探索,不战全国市场。现在1号店在引入平安、沃尔玛战略投资后,也谨慎性控制规模发展,仅仅将市场边界拓展到江浙两省。
《经理人》从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查涉及1号店的投诉情况显示,上半年在被投诉网站上,1号店排在第7位,而根据艾瑞排名,1号店市场份额排名在第8位,看起来,B2C行业的高速发展与带给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巨大落差,需要有新的扭转。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