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硅料卖到400多美元每公斤时,金融危机开始,2009年年初,硅料价格大跳水,跌到100多美元每公斤。“从技术储备角度看,作为领头企业尚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它的规模太大了,尚德的投资应该是以亿为单位的投资,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关停了。”上述光伏人士说。
第二次是投资顺大。顺大既做硅料又做硅片,“而这次投资是完全失败的投资”。上述光伏人士表示,这个公司的状况比较麻烦。
而现在被炒得比较热的亚洲硅业,算是投资顺大的一个升级。上述光伏人士表示,亚洲硅业,施正荣是隐形的股东。有消息称其把上市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亚洲硅业上,并签订了比较长时间的订单。“2007年、2008年就已经决定投资了。”
“作为尚德主要原料供应商,亚洲硅业的价格一直比市场价格高。”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投资是与美国的MEMC的合作,硅料硅片公司,“就是曝出提前解除协议,赔偿2亿美元事件。”上述光伏人士直言,“这些的始作俑者都是‘拥硅为王’的理念。”
光伏产能仍未消肿
“尚德在中国光伏界的意义是非凡的,等于是有了尚德,其他光伏企业才起来的。如果没有尚德可能不会有人知道光伏是什么。”上述光伏人士这样评价道,尚德在中国光伏业的地位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
有消息称,无锡政府将全面接管尚德。
“当初政府希望树立尚德牌子,建立政绩,但慢慢地发现之前投入很多资金,陷得太深。”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应该不会全救。”
“今年将有很多企业有麻烦,很多企业的银行贷款即将到期。”上述光伏人士表示,“如果尚德破产,所有公司到银行可能就无法贷到款,可能全部要倒。”
因此说,“尚德破产,对行业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不是好事,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上述光伏人士称,“比如英利、天合、晶澳、晶科、昱辉等这些公司现在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到银行贷款。尚德作为品牌最好的,虽然它的内部出现了问题,但尚德事件算得上是标杆性事情,标杆企业出现问题,银行可能会更害怕这个行业。其他企业本来可能很健康,运行平稳,但可能会因此受拖累。”
在上述光伏人士看来,“可能更多的人以为尚德的倒掉会给一些企业警示作用,从而导致产能减少。但事实上,即使尚德倒掉了,会有新的股东接手,还是会存在产能,产能并没有离开这个行业,对产能淘汰一点好处都没有。”
上述光伏人士话锋一转,“但并不是说救尚德,只是业内都不希望尚德出事,因此尚德事件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因为,可能不仅仅引起银行恐慌,一些基金或者准备投资光伏电站者都对光伏避而远之,产生恐慌光伏的效应,让这些人逃离光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