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食用油进口多价格我们说了不算
近期来看,我国有几个趋势不能改变。
一个是石油对外依存度是改不了的。我们国家缺油,处在一个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的汽车销售量很大,每个车要烧油,这是一个问题,也是很难改变的。
第二,食用植物油。国内大豆和食用油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这个原因要客观分析,我们国家人多地少,种了大豆就种不了棉花,种了棉花就种不了小麦,种了小麦就种不了玉米,这是一个现实。
第三,铁矿石。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现在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去年进口6.28亿吨铁矿石,现在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如果不进口的话,要么经济不发展,要么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在国际上,这些产品价格不是我们国内的政策能调控的,我们是主要的消费者,但是价格我们说了不算。
如何应对
四大举措抑制物价上涨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相继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裕的流动性资金对物价的上涨造成压力,肯定有一个释放的过程。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把物价的涨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控制在城市居民、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怎么来应对呢?
首先,抑制物价上涨,根本的措施是要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只要粮食、生猪等农产品和基本的消费品供应能够保障,应对通货膨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粮食完全可以自给,都是产大于需,个别余缺要靠进出口调剂。
第二是保障供应。对于具体品种的价格上涨,政府通过储备调剂、进出口、发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供应没有任何问题。
第三,要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包括城乡低收入群体、在校家庭贫困学生等,通过财政的渠道进行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生活不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
第四,宏观上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2008年以来,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我们已经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考虑保持货币流动性的适度和均衡。
要严防游资“炒粮”
对于防止游资炒作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第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第三,建立一个专门的机制。应该对游资的动向有一个监控,严格制止他们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来防范。
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明年不会出现滞涨
滞涨就是GDP不增长,物价涨得很快。周望军表示,我们国家完全不会出现滞涨的现象,今年的GDP增长10%左右,CPI涨3%多一点点,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整个市场的需求看,我个人判断明年不会出现滞涨。
相关分析
中国CPI被人为调整五年低估7%
1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称,由于中国CPI指数权重存在5年一次大调整,为避免分类指数权重发生重要调整带来的问题而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据其测算发现,在这5年中,按照CPI常规的编制程序,有-7.53个百分点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来解释,可以被视为人为调整的痕迹。因此判断在过去5年间,CPI被系统性低估超过7%。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