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放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女性创业成功的比率逐渐提高。据全球创业观察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创业的增长率是男性的3倍,女性创业已成为一股新的经济力量。目前,中国女企业家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中国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比十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接近男性的水平比例。而这股女性创业的风潮为在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创业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任何需要规划的行为,如自主创业的行为,是可以从个体的行为意向来预测的。探讨在校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来了解在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
一、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源自于中国佛教教派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采取某一行为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就是行为意向,而所有其他可能影响该行为的因素都是通过此行为意向间接地影响行为表现。个人的行为意向是由三个重要因素所共同决定的:一是属于个人本身内在的因素,即执行某项行为的态度;二是属于个人外在的因素,即影响个人执行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三是属于时间与机会的因素,即对知觉完成某行为难易程度的知觉行为控制。 行为意向是指个人想要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倾向程度。行为意向可从个人是否愿意去尝试、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实现该行为来测量;行为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持续正向或负向的评价,行为态度主要受行为信念的影响;主观规范是指个人欲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包括:是否支持、是否希望以及是否喜欢个人所欲采取的某种特定行为,它会受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两种因素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某种行为的控制能力,它受控制信念和知觉强度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匕,如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医疗行为、消费行为以及职业行为等多个方面。
二、基于任务参数模型的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来研究女大学生创业行为是非常合适的。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决定着其创业行为,而创业意向是由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决定的。女大学生创业态度越积极,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创业意向就越高,进而执行创业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反之,创业意向就会越低,进行创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创业态度对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创业态度是个人对创新事业的正向或负向评价。例如,“对于创业,我有很高的热诚”。相关研究发现闱,性别对创业态度有着显著影响,男生较女生的创业态度更为积极。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有着较强的预测作用,女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低,主要原因在于其创业态度的问题。创业态度是在创业信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创业信念包含信念强度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创业信念强度是指对创业行为发生可能性的评估;创业结果评价是指对创业结果的评估。例如,“我认为创业可以增加财富收入”,“我认为创业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等。女大学生如果认为通过创业能实现自己理想,改变自己的未来,而且认为创业成功的概率较高,那么她们就会对创业持积极评价,其创业意向就会越高,实施创业行为的概率也就越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