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创业无忧
莫江勇争取到6.5万元贷款,建起了大棚基地,“连办证刻章的钱政府都给免了。”
当然,不少怀着创业打算的大学生村干部依旧疑虑重重,“最大的难题是缺乏资金、缺乏实战经验。”也有人对创业不太“感冒”,现任长子县宋村乡小庄村村主任助理的梁帅芳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现在有些大学生村干部整天想着创业,村里的本职工作耽误了不说,也没有闯出一条致富路来。”
“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不等于让所有人都成为老板。”王维卿解释,100人中或许只有两三人能成功,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业经历会像是一份催化剂,让村民们找到了科技致富的方向。
“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了他们创业的后顾之忧。”长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于国庆介绍,为了保证他们兼顾村务工作,长治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聘请了企业家创业导师;设立3315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或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创业人数已达1900余人,接近六成。
“现在大学生‘村官’对创业往往是有热情没经验,让他们跟着创业导师在企业体会创业之艰,很有必要。”屯留县委组织部部长金所军说,大学生村干部在企业中往往也承担起党建的工作,实现了双赢。
目前,很多大学生“村官”尝到了创业的甜头。长治市郊区大辛庄镇陈村党支部副书记莫江勇建起的食用菌大棚专业合作社由于投入少、收益大,最近又吸引了5户农民加入。
2008年,莫江勇来到了陈村任职,大学里就试着养殖食用菌的他上任之初就上网查资料、跑市场,找到了适合陈村发展的食用菌项目。“一开始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只能在村民家的后院试种。”莫江勇说,后来借助创业优惠政策,争取到6.5万元贷款,终于联合几户农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连办证刻章的钱政府都给免了。”
今年9月,长治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农经局、工商局出台意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领办、合办、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工商税收、创业基金到贷款条件,我们将提供尽可能的帮助。”长治市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管理科科长孙友山说,“大学生村干部+农户”的合作社模式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由于大学生村干部点子新、有闯劲、会赚钱,目前已有4万多农户在大学生村干部带动下加入了创业大军。
村官需求依然强烈
长治将进一步扩大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两委主干的规模
相比大多数地区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任“副职”、当“助理”,长治更舍得对大学生村干部“给位子”、“压担子”。对于适应基层环境较快、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村干部,长治适时地委以重任,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级两委主干人数已达129人。下一步,长治将扩大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两委主干的规模。
今年,由于主动让出转为乡政府事业编制的机会,平顺县西沟乡正村党支部书记陈帅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我愿意留在村里,因为我觉得当‘村官’更有前途。”陈帅已正式担任西沟乡正村党支部书记近两年了。提起他,村里的百姓都感到很欣慰,“要不是他来,村里哪能有那么大的变化?”
正村是平顺县有名的矛盾村,由于没有集体经济,连买一盏路灯的钱都拿不出来,最初村民们对这个小“村官”也不太信任。陈帅就到处找政策、想办法,修水泥路,去县交通局争取到20吨水泥,还将自己的工资卡押给经销商,赊到了80吨水泥;植树造林,向平顺县林业局申请到所有树苗;改造村级活动中心,向县委组织部争取资金……
“‘空降’来的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能放得开手脚,做事比较公道,大家都很配合,现在越来越多的村子离不开他们了。”孙友山说,虽然现在长治已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但基层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强烈,许多村甚至希望有更多大学生“村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