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战术则是需求同盟,所以它锁定了Discuz这个很多站长拿来建站的源程序公司。利用这些或大或小的站点,再次提升广告被点击的次数,也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比如,它可以在这些站点部署广告,然后和站长之间做分成。
可以这么说,腾讯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一夜之间让数十万中小网站布满它所需要的点击类广告(CPC型)。这一点,已经对新浪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在另外一方面,也对百度构成了竞争态势:因为利用同盟站点做广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点击广告而不是展示广告,而点击广告,向来是百度的疆域。
腾讯出手并购Discuz,直接压力最大的是新浪,因为新浪也很少做同盟的事。幸运的是,新浪年头打响了微博第一枪,在一番运营下来,有这个基础开始做第三方应用平台的文章了。新浪如果不抓紧建立一支盟军队伍的话,明年的年中报表,两手都在展开的腾讯,广告收入就该超过它了。
百度也开始发力大规模结盟的事,虽然很早以前百度就有这一块:关键字广告。但百度这次用“开放平台”这种机制来挑选结盟者。按照百度的话语来形容,能接入这个平台的,都是“权威”的网站,而我的理解,就是“商业价值”高的网站,可能是软件原创造者(不是下载站),也可能是游戏原开发者(不是小游戏集结站),利用这种筛选机制,百度走的是一条更精细化运作结盟者的道路。(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媒体、互联网观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