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众的优点与局限
小众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小众的价值。另一方面,小众的“小”使这些成员很多时候在圈子外很难得到认同。主流群体惯于对那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存有偏见。因此,当不受照顾的小众找到认同自己,能为自己提供良好环境或内容的传媒时,会比一般的大众更欣喜,依附度更高。
“传统媒体出于赢利的需要,所选择的受众群体在数量上一般都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否则广告商是不会看好的。旅行者杂志、美食杂志的受众群其实有一定的规模,酷爱旅行和美食的人数量不菲,而一些高档豪华杂志所面对的受众是高收入阶层,他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有很强的经济承受能力。”[3]
具有很强经济承受能力的人群仅占整个社会的极小部分。剩下的大多数小众都不具备如此高的经济实力。因此一般认为,小众不具备商业价值,很难有成长性,起码是没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的。是的,单一圈子的“小众”可能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而像分众市场那样有利可图,但是“长尾理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四、长尾理论对小众价值的启示
“长尾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以前被认为是边缘化的、地下的、独立的产品现在共同占据了一块市场份额,足以可与最畅销的热卖品匹敌” ——Bob Baker。
传统观念认为,我们应当更关注那些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主流市场,一个“小众”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应当被抛弃。可是长尾理论告诉我们,当把一个个“小众”的利基市场都融合起来时,统计图上那条长长的尾巴,也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然而长尾理论应用的重要限制是边际成本。每推出新的“长尾”上的产品或服务时,你的边际成本必须足够小才能够实现赢利。因此,新媒体先天就比传统媒体在长尾理论的应用上更具有优势。一本杂志想要印成同一期的不同内容,卖给不同的顾客需要付出巨大的印刷、编制成本,而在一个网站上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则相对简单太多。通过长尾,聚合无数小众群体,也能够形成巨大的用户数目,造就可观的规模经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