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已持续多年,外贸“保就业”功能越来越弱 东南沿海制造业“用工荒”多年前就已出现,而现在随着一些制造业的内迁,“用工荒”已经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蔓延,出现了中西部与东部争抢农民工的现象。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加工外贸企业对廉价劳动力有着高度依赖性,但同时也受制于此,同质化竞争、缺乏技术含量导致的极低利润率,令其必须压低工人薪酬。但近年来随着通胀加剧,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工人对薪资要求有了更高的预期,且新生代农民工不像他们的父辈们那样,甘于默默承受蓝领血汗工厂的压榨,他们对于工作有着较高的待遇要求以及多重选择,外贸企业低工资并不具备吸引力。
河北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认为,“用工荒实质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民开始‘贵’起来,而企业却依然处在‘贱’的状态。”
加工贸易所产生的顺差,其真实收益是大打折扣的。出口补贴是在补贴国外消费者,同时降低了国内福利 补贴代工外贸企业其实是在补贴国外消费者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47%,不少出口企业仅靠政府补贴存活。出口补贴是指政府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出口产品提供财政资助、收入或价格支持等优惠待遇,单方面降低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让许多不具生存能力的外贸加工企业得以生存。
但是这种人为降低出口产品成本,令维持低价优势的做法,其实是在补贴国外的消费者。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出口补贴高达6480亿元,这就相当于中国政府补贴外国消费者6480亿元。所以才会出现,国外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会比中国国内的产品价格还低10%-20%的现象。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哈继铭博士坦言:“中国的出口是在‘补贴’全球”。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出口补贴会降低本国福利,不如直接补贴本国消费者 当政府提供出口补贴时,被补贴的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的会形成不同价格。同一种产品,只有出口产品可以获得补贴,而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不享受此项优惠,这无形种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有研究表明,出口补贴对于出口国来说,会造成其福利水平的下降,其中贸易大国福利损失要比贸易小国更大。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数据显示,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60%为外商投资,政策优惠和廉价的生产要素,都极大地补贴了外资企业的出口,施惠于外资企业,不利于国内企业和工人。 **********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与其补贴出口产品,不如转而补贴国内居民消费。这不仅刺激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支出,从而使得原来依靠国外市场的部分企业和商品转而在国内市场销售,从根本上看也有利于增加国内居民的社会福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