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之父”萨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se)建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这种说法来自汤姆·斯丹迪奇的一本著作),其三项技术基石分别是电磁、电池和电缆。
几十年来,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的名字就是无线电的代名词,他的“无线事业”也构筑在三项早已存在的技术之上:电报、电话以及射频电子管。
威利斯·卡里尔(Willis Carrier)制成了世界首台实用的空调设备,这一主要得益于美国南部崛起的产品也由三项技术支撑:离心式压缩机(这项技术由卡里尔本人发明)、电动马达和廉价电力的普及。
如果没有成熟的汽油发动机和石油冶炼技术以及流水线生产的理论,亨利·福特(Henry Ford)就无法创立其伟大且至今仍然繁荣兴盛的汽车公司。(流水线生产是在福特那个时代发展成熟的,弗雷德里克·泰勒也是其知识产权创始人之一,他在1899年左右曾藉此改变了伯利恒钢铁公司的钢铁生产方式。)
利用阴极射线管、无线电以及电子扫描传输技术,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大卫·沙诺夫(David Sarnoff)在1941年开启了电视时代。
IBM公司的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为世界带来了实用的现代计算机,他所倚重的技术分别是硅晶体管、磁盘以及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即软件)。
温顿·瑟夫(Vinton Cerf)被称为“互联网之父”,他之所以有此成就也是得益于广泛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以及信息编码传输的理论。
历史总是充斥着类似的故事,讲述着那些富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成功创立新的业务,释放出新的经济范式。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业务模式很少是基于单项发明或产品设备,而是多项革命性技术的融合集成,而且通常是由那些充满激情的领导者首先发掘。
然而,悲观主义者们总是希望我们相信,这些已经成为历史。最近一部流行专著的作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提法 “大停滞”(Great Stagnation) 用以描述当下技术发展无以为继的状态。根据这一论断,不会再有新的技术融合能够促成全新的行业领域像铁路、电视或互联网那样繁荣壮大。相反,我们会进入持久的“技术黄昏”,非理性繁荣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历史注脚。
拜托!这种论调我们早已经听过了。当美国专利局负责人在1899年说出“所有能被发明的东西都已被发明出来了!”这样的话时,人们报以嘲笑,而当下悲观主义者们的话虽不同,但意思却是一致的。
让我们考虑四种新兴行业浮出水面的可能性,它们分别是:云计算、物联网、三维打印以及无线视频。这其中的每一种都应该得到更详细的阐释,我早先也分别撰文有过探讨,不过在这里我只做简要的概述,以说明是哪些相关技术通过“三数法则”在这些领域引发革命。
自个人电脑以来的计算机技术一直是把繁重的计算工作分而解之,而云计算则是让那些工作回归到大型数据中心,这样更有效率、更廉价也更可靠,其应用范围包括高校科研的超级计算机、企业的后台系统支持以及以需求为导向的游戏和视频点播服务。云计算将掀起计算成本锐减的第三股浪潮,并会引发服务产品发展的大爆炸。在其中起作用的“三数法则”是:大规模廉价数据存储技术已经成熟;无线宽带连接费用几近免费;以及业界已有复杂且高度精巧的能力建设电厂规模的数据中心(杜邦法布罗斯科技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技术风向标)。
物联网可以理解成信息技术向信息以外领域的扩散,信息技术不再仅限于“人对人”和“人对机器”,而是进一步应用到“物对物”之上。墙壁、桥梁、灯、轮胎、窗户、衣服乃至食品,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生命的物体都将因为物联网所赋予的信息和通讯能力而变得更有活力、更智能、更高效以及更安全。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技术包括:廉价而又功能强大的纳米传感器;只有盐粒大小的微型射频芯片 常见的快易通(E-ZPass)里就有这东西;以及为前两者提供能源的微型电力收集技术。(行业老兵英特尔是该领域的潜在领导者,这或许能帮助它焕发第三次青春。)
制造业的下一波革新也在浮现,也就是所谓的三维打印。该技术引人注目的理念是,利用特制的原料直接将电脑中的物品图像打印成形。现在,这个想法已经不再是痴人说梦了。紧随工业化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之后,制造业的第三次革命将构筑在下列技术之上:纳米化学(这本身也是一场尚未被人注意的革命);几乎免费的三维图形软件;以及用来熔铸材料的廉价固体激光器。(给投资者的建议:你们应该押注3D Systems这样的公司。)
随着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方式获得高清视频内容,庞大的娱乐行业也陷入了革命的阵痛之中。不过,娱乐行业还有待从实行了数十年的老传播方式中转变过来,以更好地利用到无线视频的优势。这是一场规模庞大的革命,但它有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无线视频的技术基础是:iPad一类的移动设备;云计算;以及廉价的高清摄像机。(请留心RealD Inc这类公司。)
正如许多读者都知道的,“三数法则”常常跟精彩的故事、有趣的笑话乃至神学教义联系在一起。“三”是一个奇怪的数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说,“事有三即成”(omne trium perfectum),我这可不是在标榜哲学。
每一个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我们现在正处于美国技术发展的中间而不是结尾。只要美国还是一个稳定和自由的社会,让我们能够在其中生活、创新以及自我超越,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看到更多的苹果公司涌现出来。它们其实已经存在,这一点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显而易见。它们中的一些会出现在我刚才提到的领域,另一些则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甚至,我们还会经历另一次非理性繁荣,尽管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