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商机破局艰难
用时间差和规模化换巨大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面对上涨的成本和竞争的压力,对于已经遭遇国际品牌“夹击”的本土品牌来说,也许只有提升单店的盈利能力,才是根本的解决措施,首先必须缩减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安踏、匹克去年门店新增数目分别为229家和582家,远低于前几年。此外,业内人士透露,除去下半年的新增门店,去年全年安踏的中国门店关店近百家。
匹克也曾公开表示,今年将继续实行“开大店,关小店,进一步提升零售网点的平均销售面积”的策略。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二、三线还是要坚持下去,但今年新增店面数要比去年大大减少,“我们的重心将放在翻新800家店铺上。今年重点拓展的第六代终端形象店面将更时尚,我们期望它能为同店产值带来20%~30%的增幅”。
通过关店是否能解决眼前的困境还不得而知。2012年本土体育行业集体遭遇向下拐点,看起来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事实。
国金证券服饰行业分析师张斌(微博)表示,对于本土体育品牌而言,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分水岭。伦敦奥运会虽然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本土体育品牌借机“重整旗鼓”会很难。张斌表示,“首先,本土体育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其次,消费者品牌认知的重新定位对品牌的影响也很大。此外,产品同质性太强以及营销手段始终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本土体育品牌至少需要3~5年时间进行结构调整。
“关店铺、降库存,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都是伤筋动骨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2012年奥运会对于本土体育品牌来说还是很难翻身的,或许下一次奥运会吧。”张斌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