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治理能力
马云作为舵手,仍将长久的影响整个阿里巴巴,真正重大的战略方向、业务领域、高层任用,仍需要马云长时间的把握方向,尤其是整个集团在整体上市的关键期。
马云下面,有战略决策委员会,不恰当的类比,相当于形成了“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则是构成了管理执行委员会,然后才是25大事业部的Head。
对于马云来说,其有时发布指令,并不明晰,需要很强的解读能力,需要经过一个揣摩和“悟道”的过程。马云有时在给高层开会时,打着太极拳,甚至漫场游走,说的都是“虚”,而虚如何转成实,这就是阿里高层需要具备的管理艺术和能力。
陆兆禧显然是深得此道,干事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马云真正看重的重点,抓大放小,不属于特别抠细节的执行者,可以说具备战略执行能力。比如主政淘宝时,能够把握马云对于淘宝的定位,不追求财务指标,或者说不追求正向的财务指标,而是关注是否达到负向的财务指标,就是投入一定要足,亏损一定要够,不过早纠缠于如何盈利的思路,而关注如何构建整个平台的生态系统。
这用陆兆禧的话说,就是不看财务数据。而能够在模式没有明确的的时候,相信这种虚,坚持这种虚,从虚走出实的能力,是管理大互联网平台的需要。那些一开始盈利模式就很清晰的公司,并没有大前途。而谷歌、百度、腾讯、亚马逊,大家一开始能想到的模式,都不是最后的实际。阿里巴巴也是这样,虚实转化,虚实相生,才能有大格局。而陆兆禧懂得这一点。
几年前谁能想到,淘宝居然成为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互联网广告平台,并且很可能冲击第一。而这种价值仅仅是一小部分,或者说是表层价值,更大的价值则是成为整个集团巨大的平台,使得B2B业务结束了历史使命,成为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最基础地基。
务虚务实,马云对陆兆禧现在的期望是,更能务虚一点,但这种要求,世界上任何一个商学院都不能提供,需要陆兆禧和负责金融的彭蕾,再进一步参悟了。
最后说一句,其实外界对陆兆禧履新的解读,有过度放大,陆兆禧之于阿里系的真正定位,且待下文分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