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炒热
白领和学生是“垃圾主控”
追求的是博弈感觉
浏览购买记录后的评价,能发现不少有趣的故事:
一个男大学生拆开“垃圾”后,收到一条女式丁字裤,被室友糗了整整一个星期;
一位网友拍下后,送到家里,却被收货的父母以为是恶作剧,直接扔进了真正的垃圾桶;
记者联系上一位在杭州黄龙商圈上班的白领柳萍,她留在淘宝上的评语很有些意思:“这就是《阿甘正传》里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哪种口味。”
她说第一次看到同事从快递盒里拿出一包垃圾,自己惊讶得都以为对方得罪了什么人。可后来柳萍却控上了“垃圾”,到现在为止已经拍过5包垃圾,甚至试过99元的大垃圾包。“平时工作很忙,买了一次以后,发现这是一个减压的好办法。因为‘垃圾’很神秘,就像买彩票一样,有种博弈的感觉。我很喜欢等待的过程,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至于拿到的东西,她说了句大实话:“会去拍这个东西,并不会真在意里面有什么,只是那种等待的感觉让人很着迷。”
当然对于“垃圾包”也并非一边倒的叫好声,淘宝店铺的伙计“亚男”说:“其实你和客户聊几句,大概就能知道他们的心态。大凡是那些问得很细的人大都最后不会下单。玩不起的人多半收到货还会给你个差评,即使我们介绍得已经很明确了。”
至于谁在买这些垃圾,记者采访了几家店主得到的答案都很一致:有小情调又有小闲钱的白领和学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