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要做减法,农业很复杂,不要做加法。我很喜欢到农贸市场蹲点,我去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好渺小,那么大的集装箱从山东把胡萝卜运到这里再分散到千家万户。从采摘到你家里,有可能只有一周的时间,它这个系统有本事从地里到你这里只需要短短几天的时间,大家不要看不起农产品大流通行业,它很牛,因为它是通过每一个节点专业的分工去实现的,而你要去做跟这个系统一样的事情,你想你不失败才怪。
举一个例子,卖鱼跟卖豆腐的,我们有一道菜叫鱼头豆腐,为什么卖鱼的人不卖给豆腐?搭售,增加利润率,但是农产品却不是这样的,卖鱼跟卖豆腐的,如果都卖,几乎是开两家店,没有什么合并同类项,它的采购包括销售包括老客户服务是不一样的。把鱼跟豆腐在一起卖难度很大,你只要在这个农贸市场卖鱼卖得最好就够了。
CSA,站在营销的角度去看,它就是在做减法,帮助大家减负,为什么? CSA帮助你形成稳定的会员,让你可以不用太多考虑卖的事情,你只要专注于种植上。
做农业就是做口碑。
现在的时代,营销最核心的东西是口碑,而且互联网把口碑放大了。什么是口碑?极致(超乎预期)才是口碑。
比如去菜市场买菜,10元/斤的鱼,两斤付了20元,拿回家了,这不是口碑,但如果付了20元,老板帮你把这个鱼还剖洗干净,还送葱给你,推荐你说“今天这个鱼很适合做鱼头豆腐”,你会很高兴地跟别人分享这段购买体验,这才叫做超乎预期的口碑。
大家在做农产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溢价。站在理想主义者的角度,说跟农民收来是3元成本的东西卖10元好像有点不道德,这个又违背了商业,因为现在定价的机制已经不是原来的成本定价,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定价。央视前段时间,出了一个很大的笑话,说星巴克的咖啡价格太贵了,在网上被大家吐槽。
大家觉得你这个东西卖得比平常贵,怎么办?我总结了四条经验,“加减乘除”:
第一, 加法,打包增值服务,把增值服务打包到你的产品里面,否则你的产品是初级性的产品,无法实现高溢价。
第二, 减法,大家都是做健康安全的食品,吃到我的东西,可以免除你其他方面的成本烦恼,对于中老年人非常有效,因为他们经常有疾病的问题,所以你用减法的方式,告诉他你吃我这个菜,虽然是10元/斤,但是你可以少去几次医院,因为医院是不会给你打折的。
第三, 乘法,用体验为价值做乘法,因为产品有价,体验无价。我有一个朋友在临安做木屋农场的,他原来也是搞种植的,他现在活得比大部分人都好。原来他是自己搞果树种植,一直不温不火,后来改做木屋度假体验,他擅长做设计,但是他不擅长种植,就把种植外包,跑到国外参考很多的案例,他自己设计,把木屋建起来,现在成为全国很有名的木屋渡假村,800元/晚,供不应求。
第四, 除法,跟其他消费品类比较。因为消费者其他的消费品类,包括我们的电器、电脑、汽车都已经品牌化了,但是在食品方面还没有,所以可以做一个对比,化妆品花了多少钱,能不能用同样的钱花在食品上。
这是我很喜欢的另一个日本高人,叫做小野二郎,寿司之神,他拥有一个三星级了米其林酒店,他一辈子就是做寿司,把寿司做成世界第一,成为神一样的人物。我希望大家要选一样东西,不要多,把它做到极致,那个时候赚钱就不是问题了。
新农业的特征,我给大家梳理一下:
生产极简的产品,提供附加值服务,打造个性化品牌,邀请消费者体验,成就超预期口碑,获得稳定粉丝,自然形成品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