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选择,源自赢利模式与用户需求的背离
一些创业型的手机浏览器企业现阶段仍旧希望借助帮助一些网站、游戏、SP推广业务,或者通过手机浏览器平台卖广告赚钱。这样做的结果本质还是和SP分钱,属于准服务提供商的范畴,这样的状况实现转型的阵痛可想而知:
不转型,先天发育不良的商业模式必将伤害用户体验阻碍未来发展:为了赚钱,便将网址导航作为广告位,对外出售。根据客户付费的多少,安排客户在网址导航中的位置,甚至将自己涉足的内容和应用推荐头条。这样做虽可以让企业赢利,却让用户难以从网址导航中找到公正的、自己迫切需要的网址,未来必然失去民心。
转型,则面临着赢利的巨大压力:创业型手机浏览器企业由于自身盈利能力较弱,那些没有资金实力,没有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都难以扩大用户规模,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而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如果只靠做工具型软件和移动互联网“通道”很难满足收支平衡的需求,也无法向风投机构交代。毕竟手机浏览器是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就如同没有收费站的公路,公路提供者短期无法获利。长期来看,但是在公路沿线设置“服务区”让车主停下来休息,在服务区中消费的方法,将获利颇丰,无奈倘活不过当下,未来无从谈起。
摇摆于两难间的创业型企业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克服青春期躁动 做出明智选择
创业型团队,尤其是那些俩仨年,便由10多人团队激增到上百人,无论是从高级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员工,都有年轻化、跑步上岗的特点。无论是相对不足的管理经验,还是拍脑袋式决策,都将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带来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