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卖家接连中招
一月损失上万元
新民网记者注意到,在众多评论中,有网友自称是卖家,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么,网友所描述的行为在天猫中是否行得通?是否真有这样做的“黑手买家”呢?连续两天,记者联络到多位曾经有此遭遇或是险些中招的卖家,少则500、1000,一家鞋业旗舰店的店主气愤地说,一个多月中竟遭遇37笔,损失近万元。
一位经营茶叶店的云南卖家开张仅三天就在与“黑手买家”的过招中败下阵来。从卖家提供的聊天记录看,该买家在短短十余分钟内两次拍下上千元的茶叶,还都“不小心”付了款,随后接连因“拍错了”要退款。“刚从淘宝转到商城,只知道要尽快处理退款,根本没注意看退款原因”,点击了同意退款,30%的缺货赔偿1000元就因“缺货退款”的理由直接从商家在商城缴纳的保证金内划走了,买家也从此消失。卖家无奈感叹:“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了!”
鞋业旗舰店的主管袁先生起初很奇怪,他们每两分钟更新一次库存,“因为缺货要退款,基本不可能”。查看交易记录,这些订单多是非店铺上班时间下单、付钱再要求退款,“跟我们也没联系过”,回拨买家电话,不是电话错误,就是电话虚报,与地址根本都分属两地。
卖床上用品的敖小姐说,开张一个多月她也遇到过“缺货退款”却始终联络不上的买家,因此熟悉规则,她没有轻易同意退款,也没有发货,在自动处理3天期限内找客服介入,最终没有负担30%的违约金。但和很多新卖家一样,她担心自己的退款纠纷率提高,“纠纷率高通不过3个月考察期,就要被清退”。
更有“黑手买家”趁春节前一天拍下再“缺货退款”,而随后3天卖家休息,退款自动处理,无端损失了不菲的违约金。
归纳多位卖家的经历,记者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让他们容易中招:新天猫卖家,防范心理不强,对规则不熟悉;怕找客服介入影响退款纠纷率;售卖商品价格较高,容易达到500元的上限。
天猫:承认的确有人通过类似手段牟利
提醒卖家:及时向客服反映不会计入纠纷率
今年以来类似“黑手买家”事件频发,有人分析,与天猫网上商城提高商家违约金比例从10%提升到30%、最高限额从100元升至500元有关,这让钻空子者发现潜在的获利空间大增。
记者查阅交易规则了解到,天猫自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这样的规定:买家拍下宝贝并付款,商家必须在72小时内发货,若商家未履行承诺,买家可在交易生成后立即申请缺货退款,商家未及时发货的,除将受到天猫的相关处罚外,还必须按照实付价格(不含邮费)的30%(每笔最高不超过500元)对买家进行赔付。
天猫商城公关部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的确有人通过类似手段牟利,天猫方面已经采取措施进行拦截。
该负责人表示,卖家首先要熟悉交易规则,避免误操作,如果一旦发现订单异常,可以向客服反映,请“小二”人工介入。对于卖家担忧“客服介入影响信誉”,负责人称,他们内部有一整套体系来判断是否属于“恶意订单”,如果被判“恶意订单”,卖家不用付违约金,也不会计入纠纷率,就是说,对卖家信誉度不会造成影响,“商家是不会白白吃亏的”。
卖家呼吁:完善规则设定风险提示
上海律协信息网络及电子商务法律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在接受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种恶意利用规则牟利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如果情节严重、金额较大,造成的损失多,甚至有可能涉及刑法。
在采访中,不少卖家提醒同行,“多长个心眼,看看是啥退款原因,看看买家信誉”,同时也呼吁天猫商城方面能重视起来“做一些技术修正”,防止更多卖家利益受损。
有卖家提议,能否在扣除违约金时给出风险提示,“出个提示框,预先告知扣款”;也有卖家认为,退回去的赔付费用不妨先冻结在支付宝中,一段时间后再打到买家账户中,这样一旦发现有问题,再申诉,卖家还有机会把钱追回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