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带着腰伤抢占出租车市场
王文琪2003年盛夏的一次竞标经历,在公司内传为美谈。周边某县招标出租车项目,有近10个品牌代理商参与竞标。王文琪得到消息时,报名已结束。她此前因腰椎骨折卧床休息了一个多月,“我抱着一个抱枕就上了车,希望能找到县领导”。
同行的助理周丽回忆说:“我们去了3天都没有见到县长。就在县政府的办公楼大厅里等着,王总腰疼得难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看着都难受……”
后来她们才知道,其实这3天那位县长每天都从门口经过,也看见了她们。第四天,县长找到王文琪,“首先我看你是女人,做生意不容易,其次我觉得你很有诚意,这么热的天一等就是3天,腰上有伤还这样坚持,就让你们参加竞标吧”。
王文琪最终拿下了这个项目。有了出租车市场的带动,吉利零售销量与日俱增。
6.她有一双“透视眼”
采访过程中,一男一女挽手走进王文琪的汽车展示厅,一位销售员上前接待。王文琪远远望了一眼,立刻嘱咐自己的助理将两人引到休息室,详细进行介绍。
记者很不解,“不是已经有销售员接待了吗?为什么又要助理亲自去呢?”
“这两个人是今天要提车的,让助理去比较保险。”“哦?您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是要当天提车的?”
王文琪说:“卖车的第一步是阅人,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人走进展厅,我只消两分钟就能判断他的意图,一般都八九不离十。”
“真心想买车的人首先看车型,而且急于了解性能、配置、价格等,目光和提问都很有针对性;如果只是随便看看,目光会比较懒散;如果正在犹豫买什么车型,则会对油耗、价格、售后、配置等关键指标比较关心;如果是当时想提车,则会直奔折扣、售后、试车等主题。”
一番话说得有板有眼,记者不得不叹服她的“透视眼”。
7.不按常规出牌,主动“升级”
王文琪做生意似乎总不爱按常理出牌。今年新年刚过,她又将目光瞄向新的市场,打算代理新的华普品牌。
从当初的宇通客车到通宝面包车,再到吉利汽车,王文琪一直做得非常好。厂家赶紧出面劝阻,希望她不要再代理别的品牌。“他们说如果我接下华普代理权就要‘封杀’我。”王文琪边说边呵呵笑出声来,“我知道这其实也是句玩笑话,但是也坚定了我看好新品牌的决心。”
“家用小汽车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仅仅是便宜了,很多人都是爱面子的,希望自己的车不仅便宜,而且外观气派,性能优越,现在汽车品牌竞争这么激烈,要找到一种好的车型也不容易,我看好华普。”王文琪边说边指着不远处新的华普汽车展厅,眼中满是憧憬。
记者蔡爽 实习生张文丽 通讯员陈志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