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25家分店,年仅27岁,每次和客户见面,吴少如就火速换上“甲胄”——一套老气的深色西装。
少时一路跳级,大学毕业时,吴少如才21岁。初出茅庐,在国内知名房产中介分公司5年当上总经理。
去年9月,吴少如选择武汉创业,不到一年,25家房产中介三镇开花。

年轻的吴少如在谈生意时,表情总是很严肃,连和记者交谈时也是如此。记者王春岚摄
志存高远 目标是当领头羊
“下棋时,普通棋手只能看到1招,国手却可看到5招。要当就当国手。”吴少如一边发传单,一边思索着下一步的落点。
“刚毕业时,那种对城市的孤独感消退后,野心就开始勃生。”2001年,天津的房产中介A公司开展二手房业务,吴少如成为首批员工。“当业务员绝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吴一边发传单,一边给自己打气,“我的目标是店长,甚至董事长。”
凭一份充满创意的规划书,他竞得分店店长位置。22岁的他,手下陡然多了五六个人,干不好,大家都没饭吃。
他和员工天天跑居委会找房源,搞促销活动,白天做业务、晚上做总结,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半年后,他带领的连锁店,月收入已从开始时的3万元,稳定增长到10万元,吴升任掌管9家店面的经理。
上任两把火 业绩震退非议
吴少如的到任,伴随着众多非议。几乎没人站在他这边。如何站稳脚跟,是当务之急。
在A公司,很多店长资历甚深,开会时,只要吴少如发话,马上就有人当面刁难。
吴少如选择了沉默,他埋头跑遍9家店所在的区域,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南开大学附近增开新店。
当时,这里交易活跃,但门店转让费高达10万元,相当于绩优分店一月营业额。众人反对,吴却在调查报告上写:此处为高档住宅区,只要有客户就可做大单,极具商业价值。在他的坚持下,南开店开张,第一个月收入就近50万元,反对之声顿消。
吴少如的第二把火是:分店店长竞聘上岗。某员工是市主管局的关系户,领导打招呼“让他上”,但竞聘时却逊色于人。“关系”上还是人才上?吴少如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经此事,吴少如名声大震。2003年6月,A公司已在天津开出80多家分店,并整合为三大中心,吴少如也成为三大中心经理中最年轻的一位,人称“少帅”。
不久,A公司开始全国扩张,吴少如一路擢升:2004年12月,任天津公司副总经理,次年5月,任河南公司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