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人家卖170元一捆的线,他们卖到200元左右,顾客十个有九个摇头。看来关键是要证明自己东西好,才有说服力。想到水货电线百米长总会短个三四米,而且采用劣质塑料,重量更轻,自会缺斤少两。“对了!就称重量。”
结果出了鬼。小胡拎出一捆自己的电线,和水货线当场比试,结果真货还比水货轻。一群人大眼瞪小眼,不知何故。老胡连忙闭门研究,剪下一截水货线横看竖看,终于发现蹊跷:它的绝缘层比正牌线厚好一大层。原来,厂家为让电线使用寿命不至于短得太离谱,就把绝缘层做得比国家标准还厚。
自己的优势转眼变成了劣势,任凭他们怎么解释,别人就是不信。新开的两个门市部首年销售不到10万元,连房租都不保。为维持生计,老胡只得重操旧业,到省外卖高压电线、电缆。
恰巧到1999年,国家实施农网改造工程,高压电线、电缆销量骤升。“双利”乘机上马工业用钢芯电缆生产线。但借着工业线销售渠道,父女俩在全国推销起民用铜芯线。
看破危局 兵分两路“胜利逃亡”
2003年,全国农网改造近尾声,全国大小近4000家电线厂,订单月月下降,关停高峰紧随而至。
于是,父女俩制定了“双线逃亡”计划,一路由胡晓旗在武汉专营民用线项目,经多年前期开拓,“双利”线已有基础。另一路由胡冬元带一千万资金,到广东再建高压线厂。虽然全国农网改造基本结束,但广东经济活跃,该省继续自行投资农村电网,其密集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用高压线还有相当强劲的市场需求。
果然,至2004年全国原有四千家电线厂被淘洗得只剩下200余家。而“双利”因为换身及时,在新领域站住了脚跟。小胡执掌的“武汉战区”销售6年增长一百倍,去年年销售达到6000多万元,这意味着父女二人先期奠定的民用线战略大获成功。胡晓旗预计,今明两年内“双利”民用线销售铁定过亿。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广东战区”的胡冬元,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把销售做到了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