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动漫市场有多大
一提到动漫,很多人以为就是几张画、几个卡通人物,其实不然。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教授喻文益给动漫产业作出了专业的解释: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2004年,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达2228亿美元,与游戏、动画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从全球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那么,中国的动漫市场有多大呢?
统计显示,中国动漫市场容量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做保障:我国现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
可是据中国动漫协会预测,2004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仅117亿元。到2005年,中国动漫产业也只有180亿元的产值。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动漫产业的增速较慢,现在的中国动漫业至少存在800亿元的缺口,市场基本处于“慢热”的开发状态。
同时,不仅800亿元的市场“闲置”,处于未开发状态,就是这近200亿元的现有年产值中,我们的底气也不足——因为其中接近90%的动漫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侵占”。仅史努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和机器猫,每年就从中国市场“夺走”6亿元。
在国外动漫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动漫业还能“慢”得住吗?
中国动漫产业面临四大难题
喻文益长期研究文化产业问题,并多次参与各地区动漫产业规划的设计,他对目前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难题有深入的了解。据他介绍,中国动漫产业面临四大难题,正是这些难题把中国动漫产业拉入了“慢车道”。
1、产业链割裂
动漫市场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动漫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市场;二是动漫作品的影视播出市场;三是动漫形象的衍生产品,包括游戏、文具、玩具、食品、服装、日常用品和主题公园。而贯穿其中的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原创生产——在动漫期刊上连载——选择读者反馈好的出版发行单行本——改编成动画——音像制品或游戏产品——衍生产品。但是在中国,目前各个环节基本是断裂的。作为金字塔底部的漫画业更是空的:今年4月20日,创刊于1995年的《北京卡通》由于连续亏损宣布休刊,而此前已经有《动画大王》、《卡通先锋》、《少年漫画》等多家漫画杂志黯然退出了这一舞台。
由于缺乏漫画基础,中国的动漫公司在寻找题材时只得依靠自身力量去揣摩观众感兴趣的热点。与此同时,作为制作方的动漫公司、发行方的音像社、播出方的电视台以及后续的衍生产品开发商,还没有真正紧密结合起来。电视台收购几乎成为收回成本的唯一途径。此外,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出版、播出、进口等各个环节各自为政,各管一段,也人为割裂了产业链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