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很多早期投身房地产的老板都过起了忧心忡忡的日子。“房价拐点”已经是当前业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我北京的两套房产挂了3个月还没卖掉,我不想出的太便宜,但是我年底前一定要卖出去,我公司目前的资金周转有点问题。”记者身边一位好友这样说道。
几年前,这位朋友开了一间小公司,给大企业做IT技术外包。两年前,他在北京购置几套房产做投资,而今公司运转不利,缺乏现金流,想把房子卖了,但却很难转手。
投资房产炒作资本的事在这几年不胜枚举,很多创业型的老板看到了资本市场增值快,便把创业本金都拿出来炒房,甚至忽略了本身所经营的事业。
记者在网上看到,有一位叫“阿贵”的网民说:“乔布斯要生在中国,八成就搞房地产了。因为在我们社会搞科技创新不但辛苦,还指不定啥时赚到钱,哪有做房地产赚钱快。”网友的话说得讽刺,但的确是现实写照。过去几年中,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型老板都逐渐脱离了原本的行业,不愿再做“企业家”,而是转型介入资本市场,甘愿做一名“资本家”。
而现在,资本市场也愈发显得“不靠谱”。前两年跑得快的赚了一笔,而如今“套”在其中的,或许只能幻想自己的资本增值,但却很难在市场上交易兑现。资本市场对老板们的诱惑为何如此之大?为何在实业领域创业的老板数量越来越少?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一名投资业内人士的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番话,或许可以算是种解释:“很多民营企业家当前都开始沉迷‘用钱生钱’,向往去做个投资家,或VC或PE,不愿意继续扎根实业。原因大致有四:其一,资本市场回报大大高于实体企业;其二,传媒过分渲染少数投资神话;其三,创业板的疯狂;其四,实业宏观环境越来越差和国进民退现象极大地打击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危机重重!”
据媒体报道称,“自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中脚踏实地做实业搞实体者越来越少、积极性越来越低,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很多都不青睐于实体实业,实体实业原有的生产发展资金开始抽走逃离。”
转“投机”只因实业难做
以温州为例,据记者了解,这里原本有很多做实业起家的老板,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愿做了。不少企业主表示,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小企业利润薄弱,做实业不如搞投机来钱快,资本纷纷涌入房地产高利贷等行业。
像这里打火机生产行业,过去有4000多家企业,现在注册的只有100多家,而正常生产才50家不到。行业快速萎缩,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关系密切。老板们不做实业的原因多是跟利润有关。有企业老板表示,人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攀升,而公司95%的产品靠出口,这些都直接削薄了利润。现在整个行业利润率已经从过去的30%至50%,下降到现在的3%至8%。
据说,温州大部分靠着传统制造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的企业,都将钱投向了来钱快的行业。其中矿产和房地产聚集的温州资金最多。几乎出现了“大企业造房,中小企业买房”的全城疯狂。过去多年来,众多实业领域出身的老板纷纷涉足房地产开发,更有企业把厂房、项目等作为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之后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
一位名叫瞿绍贵的温州企业家称:“金融基本与产业资本应该是均分的才是正常,如果你利润都集中到金融资本上去,谁做产业呢?那肯定谁也不愿意做实业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