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凡同意李学凌的观点。
他认为,YY公司之所以可以上市因为本身公司质量很高。但上市过程很艰难,最终能够上市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他认为,无论是从公司的发展的角度,还是美国证监会对中国公司的监管环境。“我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少的中国公司选择去到美国上市。”
他解释说,中国公司最初选择到美国上市有几个基本原因:
第一,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前,当时美国资本市场是流动性最好的,全世界的钱都在里面。中国实际上那个时候没钱,所以我们需要到美国去上市。
第二,美国投行也是全世界投行里面最具有创造性的,也是最激进的,在全世界跑业务,最早把投行这个概念带到中国的也是美资的投行,对他们来说,很自然而然会把中国带到他自己的本土市场去做。
第三,在高科技或者TMT领域,美国TMT的上市公司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多的,大家觉得真正懂TMT的投资人全在美国,所以要得到一个比较高的估值你必须要到美国市场去。
现在的状况与十几年前有了很大改变。包凡认为,这几个最基本的假设现在都逐渐不存在了。
第一,流动性角度来说,中国现在流动性比美国好,美国没什么潜质。第二,从投行的角度来说,本土的投行逐渐成立,不光是听美资界投行的一面之辞。到美国上市成本的确很高,单是成交费就是7%,在美国一个公司募资规模如果不超过2亿美金,你几乎有10%的上市费用,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费用。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成本。
第三,从估值来说,美国市场的优势也相对不存在,估值体系大家都一样,因为所有在美国这些投高科技的机构在香港都有分支机构,没有理由说在香港上市有10倍的市盈率,到美国就要有30倍的市盈率。
第四,从流动性角度来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市值在10亿美金之下的,几乎流动性都很差,每天的流动性都相当差。现在很多真正买卖中国中概股的人都是中国人。交易量,尤其是散户的交易量,上半夜跟下半夜差很多,为什么下半夜没了,因为下半夜人们需要睡觉了,第二天要上班。
香港将成科技公司上市最佳环境
对比美国上市环境,包凡认为,香港有很多优势。”第一是文化上和地域上的接近;第二,上市的费用会比美国低很多,第三,从流动性的交易窗口角度而言,香港是跟我们在同一个时区里面,可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交易。“
但是他认为,香港证监会也有一些工作要做。
第一,香港的证监会等部门需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在上市规则上做一些调整来更加有利于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去上市。
第二,需要标杆型的中国TMT公司来香港上市,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已经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也曾在香港上市,私有化后重新上市,不出意外的话,可能还是会选择在香港。
第三,前几年曾谈港股直通车之类的概念,让越来越多的内资到香港去投资,对外投资。这样可以增加香港整个资金池的流动性。
“这几个因素到位,香港上市环境就起来了。”包凡说。
华兴资本今年获得了香港证券牌照。包凡透露,明年1月,美国牌照也可以拿到。
对此,包凡认为,这不仅是公司从一个国内咨询公司,一个传统财务顾问公司朝整个全服务的券商公司转变,更重要的是券商的团队初步成型。
包凡透露,之所以选择香港作为未来券商业务的大本营,也是看重香港集中国跟海外市场的优点在里面。
“香港的市场化运作基本上跟国际资本市场是全面接轨的。从监管角度来说,是一个市场化程度相当高的地方。香港又跟中国内地接得相当近,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比较适合我们民营背景的公司到那边去发展。”
他透露, 国内市场未来肯定是要有所布局,一定会回来发展国内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