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浪潮中,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或将大有作为。
日前,有外电消息称,自2013年2月6日起,此前陷入亏损的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公司开始招标寻找买家,而中国的东风集团已经对菲斯科公司发起要约收购。据了解,东风集团或将以3.5亿美元的报价(约合22亿元人民币)收购菲斯科公司85%的股权,倘若该笔交易成功,菲斯科旗下的电动车生产工作将最终移往中国。
受制于核心技术提升较慢的影响,近两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在此背景下,在新能源车业务方面进行海外并购开始成为众多国内车企的选择。不过,此间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很多海外公司的新能源车技术也并未完全成熟,因此,海外并购究竟会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条“捷径”还是一个“陷阱”,结果犹未可知。
志在必得?
在此次并购菲斯科的博弈中,东风眼下并非胜券在握。据了解,同样参与此次并购的吉利,目前已经派出工程师团队,到加州考察菲斯科电动车技术。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在过去的几个月内,菲斯科公司已经与包括东风在内的吉利、北汽、万向等多家中国车企有过相关接触。但到目前为止,菲斯科仍未确定最后的“买家”。
有公开资料显示,菲斯科公司成立于2007年,旗下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卡玛于2011年12月上市,但从2012年7月起便因技术问题停止生产,第二款车型Atlantic仍处于开发阶段。菲斯科曾向美国能源部贷款两亿美元来打造新能源车,但目前其资金仍然捉襟见肘,并在2012年陷入巨额亏损境地。不久前,为菲斯科供应电池的A123系统公司已经破产并被万向集团收购,菲斯科一度表示需要等到A123收购案落定后再决定复产事宜。
而东风集团对于新能源海外并购的意向此前就已现端倪。有消息称,此前在A123并购案中,东风就曾参与过竞标。在A123花落万向集团之后,东风又再度将目光聚焦在菲斯科身上。
“新能源汽车是东风公司‘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对于菲斯科等可实现双赢的海外合作资源,东风集团一向都十分重视。”东风一位中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此前不久,东风新能源技术中心已与加拿大动力电池制造商Electrovaya签署锂电池的合作协议。
不过,在此次并购菲斯科的博弈中,东风眼下并非胜券在握。据了解,同样参与此次并购的吉利,目前已经派出工程师团队,到加州考察菲斯科电动车技术。但也有知情人士认为,目前东风的优势在于出价较高,吉利此次不超过3亿美元竞购报价处于劣势。有消息称,菲斯科将于3月中旬公布最终的合作对象。
内外兼修
从传统的国家863新能源重大专项的参与者,到近期频频参与海外并购合作,东风在其新能源业务上的思路已经由“内部提升”逐渐转向“内外兼修”。
实际上,作为国内四大车企集团(一汽、东风、上汽、长安)之一的东风集团,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尤其是电动车技术研发的企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