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单用途及多用途预付卡的政策收紧,商业预付卡行业迎来无序发展多年后的首次行业性变革时机,这也让数十家发卡机构开始探索严苛政策下新的市场方向,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行业仍处于优胜劣汰的关键阶段,但从北京商报总结的《北京商业预付卡情况一览表》中,我们发现了预付卡行业内的暗流涌动。
跨界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在北京地区现有的25家预付卡发卡企业中,仅仅从事预付卡发行业务的公司寥寥无几。除了商品销售、广告代理等众所周知的副业外,不少企业都开始让发展更加多元化。
记者查询发现,卖软件系统、提供企业策划甚至经济贸易咨询等业务都已经纳入不少预付卡发卡企业的业务范围内。在与商户进行传统合作的同时,“增值服务”也成为一种竞争力。记者查询多家预付卡企业官网发现,会员卡服务、营销相关增值服务、礼品解决方案策划等服务,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营销资本。由于预付卡发行企业多为信息技术公司,拥有较为浓厚的科技基因,因此可以依托于预付卡,帮助零售企业解决精准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预付卡发卡企业普遍掌握着海量数据。因此,也有企业开始涉足零售数据分析及消费行为研究。在专家看来,如果可以实现对持卡人的信息跟踪,未来预付卡企业不仅有可能抢走市场调研公司的饭碗,甚至可以成为非常靠谱的大数据提供商。
触网
25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获得了互联网支付资质。虽然目前各发卡机构的线上特约商户数量并不多,但已经与中粮我买网、金象网、第五大道奢侈品网、走秀网等流行电商取得了合作。
记者查询发现,在已经布局线上业务的商业预付卡发卡机构中,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线上平台。如资和信商通卡的资和信百货网上商城和开联通连心卡的连心商城等。去年11月,资和信商通卡的发卡单位进行了更名,从此前的“北京商服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资和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更显示出其拓展线上业务的强烈愿望。
在单纯的与电商企业合作销售商品外,一些预付卡企业还在谋划着更加宏伟的线上蓝图。上月刚刚与我买网、金象网开通合作的智慧卡首页显示,名为“智慧支付”的互联网支付业务已经单独作为一个频道上线。据介绍,该公司正大力拓展线上消费场所与应用,为持卡人构建网上购物(含积分交换与消化)、电子优惠券管理、消费评论等功能的互联网平台。
区域化
与此前一直追求全国发展不同,预付卡企业开始谋求占领区域高地。记者查询发现,除去仅用于网络充值的骏网一卡通外,其余24家发卡企业中仅有商通卡、福卡和连心卡三家发卡企业拿到了全国范围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牌照,其他企业均只能在一个或几个省发行预付卡。
其中,如高汇通卡和智慧卡仅在北京市和上海市经营;瑞通卡的发行范围是北京市、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广东省,此外还有15家企业仅在北京市发展业务。相关规定显示,全国型发卡企业的注册资金需要在1亿元以上,此外并没有其他严苛要求来限制发卡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并非资金不足才被迫安于一隅。“中国百货业的集中度只有10%,我们很多商户都是区域型连锁。对于我们来说,锁定一个区域不仅便于企业管理,也更接地气,对市场更有针对性。”某预付卡企业从业人员表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前不久某京籍大型商业预付卡企业主动撤出上海市场,在他看来,全国性发展的战线过长、一线城市的竞争过于激烈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