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富故事→新闻
    


“败军之将”叶泉成创业明星


cye.com.cn 时间:2015-1-8 23:12:40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2009年、2010年,电池行业“疯了”,只要带上一点点的概念,企业股价就会上涨,用逢锂必涨,锂电妖股频出来形容当时市场的火爆毫不夸张……

叶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忧新。实际上在众多民营资本大跃进式的涌入之前,22岁的叶泉已进入了电池行业链条的一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电解液,并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创业明星,2014年又在山东省创业大赛脱颖而出,本期叶泉带着他的创业故事走进省城市民的视野,一起回味创业的酸甜苦辣。 记者 孔蕾

从打工仔到老板

2008年下半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叶泉来到深圳实习,在一家台湾锂电池厂做销售,电池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也让处在近水楼台的叶泉尝到了甜头,赚取了第一桶金。

“几个月的时间就赚了十几万块钱。”彼时年仅21岁的叶泉发现,他所在公司的货根本不愁卖,上门订货的大车都得排队。“不仅如此,有几家两年前还只是仅百万资产的小企业,一下子都晋升为几千万资产的梯队,这是什么速度?”

2009年初,叶泉就坐不住了,他回到老家枣庄,找了三个合伙人,成立了山东鸿正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锂电池的主要原料电解液。”叶泉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电解液,是因为锂电池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自己当时没有团队和资金,选择退而求其次。

“整个行业都是增长的,利润相当高,当时行业利润在30%--40%,这个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分到一杯羹。况且我回到枣庄发现,家乡已经有了4家电芯厂,还没有电解液厂,我的一个合伙人具备电解液的生产和检测能力。”在叶泉看来,机会在向他招手,同时在家人的支持下,叶泉满腹信心的开始了创业之旅。

内忧外患下的失败

回想创业之初,叶泉坦言,创业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即使站在“风口”,也不能确保一定被风吹起来,也许会被吹散。

经过了6个月的努力,叶泉工厂的产品出来了。“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本以为之前谈的一些厂家可以测试和使用,但是远远没想到,送出去的样品石沉大海,来过工厂的客户认为我们的企业规模小,产品不可靠。产品卖不出去,公司每天还有固定的开销,压力越来越大。”叶泉告诉记者,从开始施工建设,资金的预算远远超过了他的预计,家里的住房都被拿去做了抵押贷款

更让叶泉崩溃的是,公司内部产生了分歧,“一边是客户的不认可,一边是内部矛盾的一步步激化,还有背负的相当多的债务。那个时候我几乎要顶不住压力了。这样的状态大概维持了三个月的时间,当我们实在没法再发工资,请过来的技术人员离开后,基本宣布了我的失败。”叶泉说。

那一天我“复活”了

为了逃避所有人的目光,叶泉选择了离开,2010年他再次来到了深圳,当时电池行业仍在发酵,所有的光环都笼罩在一块小小的锂电池上,新闻里面经常看到的都是:逢锂必涨,锂电妖股等字眼。

问其再回深圳的原因,叶泉说不清楚,但肯定的是他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也许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找到了当时在深圳做销售时结识的一位电池界的专家张贵萍博士,希望他可以帮我介绍一份工作。”叶泉说他当时不甘心,还想在电池行业里摸索,“张博士把我介绍到一家正在建设的电芯厂,正好给了我施展和锻炼的机会。让我成长了很多。”

2010年10月31日,这个对别人来说平常不过的日子,被叶泉定为“再生日”。“我很清楚的记得这一天,我签下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又重启了我的创业计划。”叶泉的新合作伙伴因为产能受限,有建立分厂的计划。“在得知了山东鸿正电解液的情况后,过来看过一次,他认为我们的设备和工艺布局都很合理。”

从此叶泉的公司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2011年全年销售10吨电解液,走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2012年,实现营收600多万元,如今营收超过2000多万元。

一直在筛选客户

“锂电池行业产品结构复杂,手机、笔记本、电动工具、动力电池、工业电池等需要的性能材料均不相同。如果公司经营能抓住大的品种,减少生产线调整,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方能获得高利润。否则,虽然行业平均利润较高,公司也很难从中获益。”叶泉表示,他一直在筛选客户。

电池对电解液要求比较高,但目前用量却很少。比如一块手机电池只用3克,比重很小,2000吨电解液可供生产6亿块手机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可就不一样了,一辆车就要40公斤,”谈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前景,叶泉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车用动力电池需求进一步凸显。

在叶泉看来,在多重利好推动下,新能源车正在从梦想走进现实,产业链也将迎来持续爆发的机会,对于这个机会,叶泉说他已经准备好了。

数据库

盘点2014年餐饮O2O项目死亡榜

O2O,这个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英文单词,在2014年的创投市场从头火到尾。创业者往自己身上狂贴O2O标签; 投资者放出大话,称非O2O项目不投。2013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达到623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餐饮行业O2O 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资本市场对于餐饮 O2O 也是相当照顾,随着饿了么去年5月份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融资,美团近日获得7亿美元D轮融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以下为O着O着就消失了的餐饮类企业名单。

死亡原因


1)“平台黑洞”:必须不断地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饿了么、到家美食会、美团等不断掀起用户抢夺战。但用户能够持续选择的入口是有限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甚至淘宝、百度都有可能成为直接竞争对手。这类项目难度系数较大。

2)有空间,但运作难度大:挑食火锅、8号虾馆、叫个鸭子、爱鲜蜂等都是基于特色产品而形成的 O2O 模式,但也均面临着物流和规模化的压力,就看谁能蓄谋突围了。

3)行业壁垒低:创业者所选领域是否是刚需决定了议价能力。因此,细分领域的用户量和需求频次就决定了项目质量。比如大厨上门做菜的这个项目,面向的人群比较垂直,但是流量有限,做大不易。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切入蓝海的细分市场,做出特色,迅速做大流量,形成时差优势成为关键。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