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故事创业点子→新闻
    


盘点在微信上赚钱的金点子好项目


cye.com.cn 时间:2013-7-27 9:41:49 来源:《微信这么玩才赚钱》 作者:王易、蓝尧 我来说两句

【成功案例4】RPG游戏“命运之塔”

改编自App Store上一款名为“命运之塔”的RPG游戏。英雄老爹独闯命运之塔,到第9层塔顶营救心爱女儿。可以打怪升级,到酒吧喝酒吃鸡腿补血。有兴趣的可以玩玩,很新颖。游戏提供了RPG所有的元素:营地、酒馆、技能升级、装备升级等。

【创业思路点拨】游戏是微信商业化的突破口

微信游戏,就是围绕微信制作一些手机社交类游戏,类似于之前的QQ农场,把相同的社交游戏理念植入微信,或开放微信游戏平台让开发者做一些手机网页的小游戏,这应该也会受到微信用户的青睐,最后再利用游戏变现。微信的游戏平台,会成为游戏开放者的又一座金矿,有人预测,做微信网页小游戏的利润能跟制作一款游戏App的相匹敌。现在,大家都期待微信游戏这个大蛋糕,腾讯也可以考虑考虑,这或许是微信变现的一个方向。微信只要有30%游戏用户,10%付费率,完成年收入6亿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状况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砚升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援引数据称,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规模达601.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规模65.1亿元,同比增长68.2%。由于腾讯掌握了国内互联网庞大的用户资源,因此腾讯游戏的一举一动总是引发竞争者的关注甚至恐慌。触控科技CEO陈昊芝认为,腾讯未来在手机游戏市场至少会占据三分之一的用户,如果不出意外,微信游戏平台的收入在三个月之内就可以达到5~10亿元。

最近手机游戏开始新一轮爆发,包括“我叫MT”、“大掌门”、“QQ御剑天涯”、“找你妹”等各类手机游戏频传佳绩。5月7日,马化腾在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对微信的游戏平台问题表态称:“移动社交游戏可能是微信商业化的最大突破口。第三方游戏开发商不必担心微信在游戏业务上的举动,因为微信会将游戏做成开放平台,接下来会引入很多合作伙伴。”而按照QQ空间在游戏平台上的经验,开放平台中最热门的游戏往往是来自第三方而非腾讯自己。

游戏产品在产业链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一句话,无论在PC端还是在移动端,游戏都是最好的变现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手机游戏对互联网游戏的冲击也开始显现。腾讯游戏副总裁马晓轶认为,未来掌上游戏机市场会被移动终端消灭,电视游戏、PC游戏空间则被大幅度压缩。长远来看,未来游戏市场的排名可能是移动游戏第一,电视游戏第二,PC游戏第三。

四、App体验版及流量入口

每个人都有打车的经历,有时打车等半天也等不到一辆空车,遇上要赶时间上班或者有紧急事打车,那心里就更急。打车难已经成为大都市困扰市民出行的一大难题。有钱花不出,等车排成队的现象成为常态。是城市出租汽车数量太少吗?也不是,一边是打不到车的,另一边叫苦的是出租司机,拉不到客,只能到处转悠,但是油价上涨等造成的空驶成本也越来越高。这种不对称的现状让乘客和司机两头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问世,微信打车、微信疏导交通这些新事物也应运而生。据悉,北京、上海等城市一些出租车司机相继自发成立了微信群,需要乘车的乘客利用微信便可预约打车。目前,“微信导路”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得以迅速推广。“微信打车”这种既新潮又方便的服务也成为时尚一族的热门话题。

【成功案例1】嘀嘀打车:打的好帮手

嘀嘀打车是一个帮助乘客打车,帮助出租车司机接单的微信公众账号,覆盖iOS、Android两大智能手机平台。上线头三个月即覆盖了北京市5000多辆出租车,单日平均呼叫4000次以上,成单率达70%。除北京外,嘀嘀打车还覆盖了深圳、广州两个城市,其他大中城市也在逐步开放。

依靠地推和口碑传播,嘀嘀打车在三个月内积累了5000多个出租车客户,保证用户在市区、非交通高峰期,且目的地较远的情况下,1分半钟内在嘀嘀打车上打到车。以2012年12月为例,交通高峰时段成单率达50%,非交通高峰时段成单率达80%,单日平均成单率约为70%。

【成功案例2】微打车:打车小秘

“一键关注,一次性输入手机号码验证,一键我要打车,输入目的地即可完成一次预定。”这就是微打车(打车小秘)的使用流程描述。打车小秘是国内领先移动电商易到用车旗下产品,是国内第一款在微信平台上线的微信打车工具,也是国内第一款真正实现用微信享受打车服务的产品。2013年3月微打车(内部称为“打车小秘”)上线,“打车小秘”刚刚推出两周,不久“微打车”就将被“打车小秘”所替代。从目前的情况看,微信账号平台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微打车”有4万多人关注,“打车小秘”也有3万多人关注。用户通过该平台叫车不需要下载软件,省时间省流量。并且通过这个账号打车只需要四步:首先在微信上搜索这个账号并关注,然后激活自己的手机号,再输入自己的地址和目的地,接下来就是等待出租车司机接单。该平台会自动定位乘客所在的位置,并显示附近的出租车数量。另外,乘客在叫车时也可以选择加价,有5元、10元和20元三个等级。在平台上,还有给乘客的几种打车秘笈,比如写明地址、加价等。

【成功案例3】打的宝拼车:互动提交拼车信息

“打的宝拼车”官方微信于2013年4月3日上线,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关注用户迅速超过5000名,每日互动信息近2000条。截至5月3日,关注用户已突破2万。“打的宝拼车”目前提供长途拼车、上下班拼车、呼叫出租等综合出行信息服务。他们结合微信既有的开发支持尽可能优化结构、完善服务,在服务流程和互动方式的许多细节上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比如采取多环节的简单问答而不是少环节的复杂问答,因为“打的宝拼车”团队发现用户不喜欢一次输入复杂信息,而更适应一次输入最简单信息,哪怕增加问答环节。同时他们强化后台功能,帮助用户更成功地拼车。

【成功案例4】摇摇招车:摇一摇手机,就有车过来接你

2012年3月23日,“摇摇招车”登录苹果应用商店。上线一周后,风投们以每天两至三家的频率纷至沓来探访,先后来了三十多家,IDG、红杉等知名机构亦纷纷抛来橄榄枝。三周后,会员数量突破五千。“摇摇招车”创始人、北京聚核众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炜建很是意外:“我自认为设计很酷,但是没想到这么多人会这么喜欢它。”当时“摇摇招车”系统下运营的车辆不足五十台,这意味着,每100名用户,才能共享一部车。“其实用的人和车越多,匹配成交率就会越高。”王炜建说,“当我只有100辆车,100个用户的时候,成交率20%~30%,若用户达到10 000个,成交率就可能达到60%~70%。”

【创业思路点拨】“打车软件”将流行

微信不仅能让司机发展自己的客源,还能与好友共享客源,相比打车App,微信的优势或许更加明显。时髦的O2O概念下,有很多优秀的打车类应用开发商开始崛起,北京有摇摇招车、嘀嘀打车,杭州有快的打车等。开发者的名单还会更长,风投也在一批批进场。一个庞大的新市场看起来正在形成—出租车司机开始提高收入、空驶率在下降、乘客打车更加方便。在各方需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差盈利模式了。

无论从用户角度、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打车应用都在做着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而这件正确的事情能否成为一个好生意呢?

2012年3月,中国市场上诞生了第一款打车应用—摇摇招车,直至2013年3月,中国市场的打车应用已然不下20款,像摇摇招车和嘀嘀打车两款App,装机用户都已经达到了30万以上。至此,在衣、食、住之后,移动终端终于对接上了人们日常的出行。打车应用究竟解决了并可以解决哪些需求?这种O2O服务的前途在哪里呢?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用户用语音或者文字(输入目的地)发出打车邀约,之后被告知已经接到此要约的司机数量,并在倒计时中等待司机接单。如果无司机接单,系统会提示你是否愿意加价打车。收到接单司机车辆信息,接到司机电话之后上车。下车时输入交易代码完成此次交易并(可以选择)对司机进行点评—这些,便是一系列打车App的基本使用流程。

从这个流程上看,毫无疑问,打车App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行运司机与打车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个不对称的解决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非高峰时期的出租车空载,以及在交接班或者回家途中的空载,一直是出租车司机的心病。而借助打车App,出租车司机就可以找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另一方面,对打车者来说,打车过程由路边拦车升级为“等待外卖式接客”,并且增加了以往的呼叫台提供不了的智能手机操作体验(在之前呼叫台只能提供第二天的约车服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优势明显的打车体验。

不难看出,打车App对于打车者、司机和出租车承运公司三方,都提供了可观的价值,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崭新的移动互联势力,它并不是传统行业的搅局者,而是增值服务者。

对于打车应用的创业团队来说,巨头的进入、更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竞争对手的参与是迟早的事情,尽管无论从用户角度、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打车应用都在做着一件CYE正确的事情,但正是因为这个方向太过正确对于创业者来说反而未必是好事。过度的竞争将会拉低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用户体验的竞争乃至先发优势最终都可能让位于资源和资本的整合,甚至将重演当年团购和电商从一片火爆到几经整合的故事,对于打车应用的创业者们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五、品牌商家账号代运营及营销解决方案

微信催热微信运营市场

微信市场的火热崛起似乎让微信运营市场第三方公众账号管理平台—平台的增值服务提供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伴随着微信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微信的商业价值,嗅觉敏感的微博主们正把他们的主要战场转移到微信上。与微博相比,微信的触达能力更强,也就意味着拥有更为广阔的商业价值。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使得微信运营的战场正式拉开帷幕。

如今,不仅是微信主们摩拳擦掌,一些嗅觉敏感的互联网团队也很快嗅到了微信平台上存在的机会。正因为如此,第三方微信运营平台也应运而生。随着微信的普及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基于微信平台的第三方应用也越来越多,和当年的微博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微信的第三方营销服务可能会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当然和微博上的营销不同,微信的平台更注重互动,再加上微信基于移动端,用户随身携带,和手机号绑定,这样的平台对于商家极具吸引力,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解决商家的营销痛点会有很大的需求。

面对巨大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个领域,也出现了大大小小许多个微信运营平台。小小的微信页面,会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座金矿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看似小小的微信页面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此同时,随着HTML5的推行,团队微信运营应该转移到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运营工具上来。提供更好的页面,模块化、个性化的需求,乃至以后的广告系统或者广告联盟。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5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