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自以为是,夸大说谎,人品尽失
在融资的时候,比较常见的企业家夸大或者说谎的情况。其实这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
A) 所有的投资都会有尽职调查(俗称DD,Due Diligence),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法律、商业模型进行分析。进行尽职调查的专业人员可能在你做的专业上不如你熟,但是任何东西都是又逻辑关系,尤其是数据之间,商业逻辑之间的关系。所以,试图假造收入、假造费用等基本都可以查的出来,一旦是发现有意造假,基本这个融资就会比较危险;
B) 对于未来的预估永远都是存在巨大的不可预期性,公司越是早起阶段不可预期性越强,而很多融资企业犯的错误是没有逻辑的夸大预估,记得鸦片战争时候英国人说的一句话是“中国有四亿(忘了具体几亿)人口,没个人袖子长一寸,则意味着我们可以卖多少布”。这种大的市场潜力分析没错,可是,为什么是长一寸,为什么长的一寸就是你提供的,所有的这些都是又背后的逻辑和数据支撑。因此,没有逻辑和数据支撑的预估,无论是否夸大都还无价值;
C) 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东西都么高深,虽然技术上投资人可以不懂,执行细节不如你,但是大的商业逻辑他不会比你差,自以为是的吹牛都会被很尴尬的识破;
D) 当投资人发现这些自以为是、夸大、撒谎不是你主观意识造成的,他们只会怀疑你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而如果他们一旦发现是你耍小聪明,故意做的,那么你的人品尽失。
在融资时人品尽失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在北京火车站门口开餐馆的可以来一个客人宰一个客人,因为他们可以默认为新的客人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不指望重复客户,也不认为客户之间会有口碑相传。
但是,资本市场这个圈子比你想象的小得多的多,一旦涉及人品问题,只要你给两家以上这种感觉,基本你的名声很可能已经在外了,没有人再敢给你投资了。
3) 思前想后,锱铢必较,因小失大
融资时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思前想后,想法太多,主要体现在对于企业估值、董事会投票权以及对于多数股东比例确定上。
其实,当你确定要融资的时候,在估值到了一个满意的范围时,你可能更多时间应该是去考虑所选择的新投资人是什么样的个性,如果这个时候还把估值的高低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可能会有一定风险
A) 估值高到只有一个投资人能承受,这个时候有可能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市场估值偏移,你存在比较大的closing risk(交易成功风险),我记得上一篇提过Term Sheet实际是一张纸,一旦市场发生风吹草动,给过高估值的投资人最后一刻很可能退出。
这里面说一下,有的VC和PE也存在内部平衡和面子问题,当有一个投资人非常看好你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在投资委员会上力推这个项目,而投资委员会里其他成员有时候会碍于面子问题先让他给一个term,到最后DD完成之后,他们在准备SPA(股份购买协议)时很可能会加入一些条件,让你最后没法做。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你的公司估值已经到了1亿美金,那么1.1亿和0.9亿的估值有太大区别吗?假设企业估值(pre)是1亿,你个人的股份是30%(fully diluted),你计划再融资1亿,融资完成之后你的股份被稀释到15%,而如果企业估值是1.1亿美金,这个时候你被稀释到15.71%。如果将来你这个公司是1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这个0.71%的差距会对你赚的钱又本质影响吗?
所以,在对自己的稀释影响不是那么大的情况下,尽量选自己感觉比较好打交到的公司,因为企业总不会一番风顺,碰到风风雨雨是正常的事情,他们如何跟你一起度过风雨才是最重要的。
市面上有几个出了名的喊高价的VC和PE,他们在外面名气太大太大了,但是公司的文化就是那样,尤其是他们的GP,他们对人真的很那个(英文用mean来形容比较合适),这些公司在已经融资过的公司圈子里基本知道,你们也大概知道我在说哪些公司,我真的没法说这些公司的名字。
所以,在算小账、锱铢必较的同时真的宁可把少要的10%的估值放在选好的投资人身上,一个好相处的投资人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会真心帮你,他在考虑他们投资公司的回报时会更加考虑长期,更加信任你。
当然,如果是天使投资人更是这样,因为他们不像机构那样对于回报、管理卡得那么严,一个好的天使投资人会非常顾忌你的感受,甚至会把你的成就看做他的成就,我很幸运碰到了这样好的投资人,当然前提是你自己会把他们的利益放在你的前面,碰到好人他们会很考虑你。
B) 你的时间问题,有时候你刚开始融资时觉得时间充分,因为刚开始时你对自己公司的估值不清楚,只能采取逐步摸底的过程,一旦到一定程度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找你谈,很多随时都能给你term sheet。你这时候的痛苦似乎是一个甜蜜的痛苦,你要选择。
但是,这个时候你很可能会对公司的估值的期望越来越高,事实上也是会这样,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closing 的风险,这个时候你的麻烦就开始了。
一旦你签了term sheet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退出,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4、5个月(从第一家选择到谈判完成要1-3个月左右,而且是在你不特别挑来挑去的情况下,DD一般要1-2个月),这个时候很可能你刚开始认为的充足时间已经没了,你会比较着急要找一家,你挑的余地就小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