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封存令人感到后悔的事件这一物理行为减轻了人们的负面情绪。
这当中的原理是什么?我们的研究表明,“封存带有情感投射的物件”这一带有隐喻性质的物理行为将影响人们的记忆。采取此举动的人无法像未采取此举动的人一样清晰地回想起那么多情绪细节。随着情绪细节的记忆减弱,这些人完成了一直以来困扰着他们的后悔情绪所引发的心理作用。
这种心理完成作用不是仅由任何额外举动所完成。恰恰相反,正是“封存物件”这一物理行为弱化了人们对不愉快事件的记忆,才形成了这种心理完成作用。
有什么可以解释物理封存所带来的心理完成作用?或许我们的日常用语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例如,我们一直使用“埋葬悲伤”或“压制愤怒”等词汇,这些都是我们处理和调节个人情绪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期,一个实际的物理行为可以抚平情绪。
因此,痛苦不堪的人们或许可以打包和封存与该情绪相关的物件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商家也可以考虑将这个原理应用于促销计划,将消费者带入适合购物的情绪之中。比如恢复使用传统的投诉信箱,鼓励消费者把不愉快的经历写下来并亲手放到投诉箱里。这个比鼓励消费者当面给反馈意见会更有效地调节他们的负面情绪。(bschool.nus.edu)
李秀平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擅长消费者判断和消费者决策方面的研究。这篇研究文章由李秀平、Wei Liyuan和 DilipSoman合作完成,发表于“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科学》)易碳家杂志上。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