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我在内,很多电商人对销售具体产品是有执念的,我们会放弃一些“明智的选择”,投入到竞争激烈的“卖货阵营”。低成本创业所公认的解决方案是“细分”,是“品牌”,但电子商务做到今天,该细分的市场早已被挖掘的差不多,而品牌同质化也非常严重。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琢磨,如果是我,我应该做什么产品,过程中也有不少朋友找到我想要合作,其中做服饰品牌和保健品的比较多。
我个人对创业的价值理解不是在于金钱,而是时间成本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基于成功率的判断,最终我还却放弃了一些“可能成功”的项目,放弃了靠他人投资创业,选择了现在的“零成本”项目。(不打广告这里就不提什么项目了)这里仅拿我曾经心动的2个项目出来聊聊产品选择的思维,以后如果有合适的条件,我也会按照这样的思维去选择打造一个自己的品牌。
第一个产品是移动充电宝,关注了很久,前段时间出差手机电源问题又让我重新生出了做这一块的念头。这个产品的属性是:功能性产品,重质量不重品牌,利润足够。所以目前虽然做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销售很分散,市场空间也非常大。 但同样的问题也是源自与此,这种功能性产品怎么做品牌?靠质量,靠外观都无法形成核心的竞争力,靠低价势必将这个不错的项目又拉入价格战的深渊。和甚至一家工厂聊天的过程,却让我看到一条不一样的路,原因是工厂给我看的是尚未封膜包括的产品。
最开始的想法是,市场价120元左右的产品,成本在50元左右,如果我把包装成本全部省下来,快递等费用加上去,我有60元的利润空间可以操作。如果我直接卖这种简单封装的产品会不会有市场?重功能性,还能装B,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充电宝,我宁愿拿着一个没贴膜的感觉更个性。后面又想,一个产品的VI设计直接影响客户选购,而大部分商家追求的是一款受众比较广的包装设计。如果我学习卡贴的模式,生产数百款各式各样的充电宝贴作为的我的品牌特色,是否会有市场? 再之后的想法是,我是否可以提供定制服务,将充电宝定位成纪念品、实用礼品的话,我提供定制外膜的服务,怎么去推广?而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在做这样的事。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可以延伸出很多有意思的模式和推广手段。 到底哪一个更靠谱呢,如果你愿意尝试,可以找我深入交流。
第二个产品,说是手机周边也好,功能手套也行,一个朋友在做的“触族手套”,听到触摸屏手套,第一反应就是市场大,季节性产品,搜索了淘宝,发现做的商家很少,但是去年的销量都很不错。据我了解,触摸屏手套的产品毛利在70%以上,而且很容易推广。
如果自己做品牌,这种季节性产品,加上多款的模式并不适合低成本创业团队,我开始的考虑是以加盟形式进去,代理“触族”这个品牌,然后拿着样品到处跑渠道。为了写这个帖子,昨天下午和手机配件店的朋友聊了聊,淘宝两金冠的老店居然还没有销售这个产品,而简单沟通后立马安排采购与触族进行联系。 至于我为什么没有做,是基于对Cye这款产品的判断,一个是季节性,只适合短期捞钱,对后续新产品的补充有很大的要求,而且专门为了一款产品开店不太现实,线上适合类似火盟这样的手机配件店采购作为秋冬主打产品。
另外是地区性,我觉得这款产品,在线下渠道推广会更加有效,而我能想到的最好方式是“寄卖”模式,在2、3线城市逐家的去谈一些手机配件店乃至杂货店,垫资一部分拼冬季一个季节的回报。然后,扩展出的渠道可以留作后续继续推广新产品,甚至借渠道做自己其他的手机配件产品,比如上文提到的移动充电宝。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