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型”模式更有益企业成功
更多参与讨论的经理人认为,“广纳型”才是成就企业的合理体制,这与《为什么国家会失败?》的结论一致。如“YaQing”就认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如果能将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想不成功都难。”在他看来,“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至关重要一步,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
确实,就如作者阿斯莫格和罗宾森所言,一个社会若能将经济机会与经济利益开放给更多人分享、致力于保护个人权益,并且在政治上广泛分配权力、建立制衡并鼓励多元思想,国家就会迈向繁荣。更具体而言,这符合了最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亚当·斯密对自由经济的论述——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使社会总福利最大化;同时,也符合了制度经济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科斯关于产权的判断——完善的产权对经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企业来说,“广纳型”就意味着通过公平对待员工、合理奖惩、利益分享等各种方式发挥员工的能动性,设计合理的流程机制,让每一个人的行为既能为自身的利益、同时又能为企业发展的利益服务。
多面因素共同决定“为什么企业会失败”
“为什么企业会失败?”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榨取型”的公司更容易失败,“广纳型”的企业更趋向成功。但影响企业发展成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何过分概括的论述都会有失偏颇。企业管理专家时庆便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广纳型’和‘榨取型’公司和企业的失败没有根本的因果关系。许多广纳型企业在危机中决策失误、转型缓慢、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而有些把人看成是生产线上的工具的一些公司,却活得很好!”
从时庆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企业成败的其他一些因素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企业内部体制是否够人性化、够“广纳”。比如,用户“单独不变实有”就举出几条无关企业是“广纳”还是“榨取”的失败原因:一、创业阶段对未来的目标不明确;二、成长发展阶段公司流程、管理混乱;三、做大后心浮气躁,对企业道德没有始终如一。
为什么企业会失败?——这一问题拷问着众多的企业家和学者。为了让企业基业长青,中外的管理者使劲浑身解数,试图建立成功的范式。但现实是,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成功秘诀,无数企业成功的同时,也有无数的企业正在消亡,对“为什么企业会失败”的探索仍然在继续【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